人到中年也沒混出一官半職,基本斷了跟同學的聯系。前不久參加同學聚會,被有錢同學「耍」得團團轉,幸好被老班長「一番操作」,讓我切身見識到人到中年的智慧和原則。
半年前,好歹混了一個實職,好像按下了某一個啟動按鈕,同學的交往就多了起來。前不久,一位多年未聯系的高中同學老張打來電話,聽說我要回老家,他要張羅一次同學聚會,給我留了兩瓶買不到的年份好酒。
我在回家的路上,老張打來電話,讓我邀請一下班長老林,說,你跟他關系好,一定要讓他參加啊。我覺得聚會是一件好事,就給老林打電話。老林說,老張一直想找他勾兌一項工程,老張不具備資質。所以,他就不參加了聚會了。
我當時就明白了,老張搞同學聚會的目的不是敘舊,而是找老林勾兌項目。我說老林出差了,參加不了。老張大失所望。我主動給他遞了一個「台階」,要不,咱們改天再聚吧。老張借坡下驢,連聲說,他正好也要出差,那就改天再聚。我開玩笑說,那兩瓶好酒給我們留著啊!老張尷尬地笑了笑掛了電話。
聚會取消,老林又給我打電話,說,現在情況不同了,不提倡搞聚會。咱們把AA制的錢省下來,去慰問李老師吧,他得了慢性病,家里很困難。我們叫了幾個女同學,買了一些食材,在李老師家里做了一桌子菜。走的時候,把大家湊的一個信封塞給師母。
師恩難忘。老林作為當地官員,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但在這件事情上,他處理得很好。所以,他能在當地混得風生水起,從這件小事上就可見一斑,做事有底線,做人有溫情,交友有原則,變通有智慧。我要為中年人的原則和底線點個贊。你們看看,這一桌子菜,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