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多年,卻不成想養出了一個反咬一口的白眼狼。」
有句話是這樣說: 「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當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人家肯定幫我們,我們一定是感恩戴德,除了說聲「謝謝」,往后的日子里也得銘記在心。
然而現實中卻總有許多「農夫與蛇」的故事,恰好知名女星孫儷的身上,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別看孫儷是個大明星,但她卻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在還未晉升一流大咖的時候,就時常做善事。
也是因此,與一位貧困學生結緣,對其有了長達好幾年的金錢資助。
結果孫儷沒能等來對方的感激,反而被嫌棄給錢給的少,更造謠孫儷母子是「惡人」,差點給孫儷的演藝事業給毀掉。
而在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這個學生又是否遭到了人性的制裁呢?
2002年,著名演員孫儷正在昆明錄制《玉觀音》時,一部平凡卻又打動人心的紀錄片,引起了她的注意。
以此,開始了她和一個從未見過面的貧困少年向海清,長達四年的奇妙聯系。
向海清家境不堪,母親在病榻之上,他每天都如履薄冰,讀大學的想法,幾乎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然而,命運陡然轉角,他的故事被重慶衛視的《希望在山區》看中并播出,終于讓孫儷看到了這段艱難求學的旅程。
而孫儷的成長過程,也充滿了挫折。
12歲那年,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生活,母親為了能供她讀書,同時做著幾份工作。
因為早期嘗試過生活的苦澀,孫儷對于向海清的困境,懷揣著深深的同理心。
于是,她決定通過節目與向海清取得聯系,開始了無私的援助。
孫儷在匿名的情況下,每月捐助向海清500元,并通過她的母親,將書籍、衣物和生活用品送到他手中,讓他可以無憂無慮地投入讀書。
拿到第一筆資助款時,向海清流下感激的淚水,從未敢想象的大學夢,變得清晰起來。
實際上,孫儷的援助計劃有著更遠大的意愿,她承諾這樣的資助會持續到向海清大學畢業為止。
對向海清來說,孫儷不只是一個慷慨的捐助者,更像是一個遠在他身邊的精神導師。
她給他寫信詢問生活和學業進展,并偶爾打電話向他確定,他是否有需要補充生活物品,總會鼓勵他要有自我提升的決心,勇敢地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孫儷的無微不至,讓向海清感覺到了如同大姐一般的關懷。
同時,孫母也開始關注著向海清一家的生活,在得知向海清的媽媽,正艱難地與嚴重的哮喘苦戰時,母女二人馬上找尋了合適的藥品,并及時寄給了他們。
每當孫儷忙于拍戲沒有時間,孫母就替她把每月的資助物品,按時送到向海清的手里。
2004年,孫儷母女的堅持幫助,使得向海清終于能夠走出高中校門,面臨大學聯考。
盡管他首次參加大學聯考時并未成功,孫儷仍舊鼓勵他堅持復讀。
2005年,經過再一年的辛勤準備,向海清通過了大學聯考,并順利考入了上海的一所普通大學。
開學的那天,孫儷和媽媽特意推掉工作,親自趕到上海火車站,為他準備驚喜,接他到學校。
那個時候,孫儷已經借助《玉觀音》走紅,成為知名度頗高的明星。
而向海清得知這四年里悄然資助自己的神秘人,居然是如日中天的孫儷時,他除了欣喜之外,還感到十分震驚。
孫儷并未直接帶向海清去大學,反倒是先領他逛了附近的商城,選購新服飾、必需品以及床鋪用品。
為他添置了一部新手機后,孫儷囑咐道:「有任何問題,撥我電話即可。」
之后,在孫儷母女的陪同下,向海清順利進入大學,并安排好住宿等事情。
臨行前,孫儷像以前資助他那樣,從錢包里掏出500塊錢,交到了向海清的手中,這仿佛已經成為了她的一種習慣。
然而,知道贊助者是個明星后,讓向海清徹底迷失了自我,他開始視孫儷為搖錢樹,索取無度。
雖然他每個月依舊有來自孫儷的500元資助,可沒多久,他就開始頻繁向孫儷索要金錢,連接種乙肝疫苗,也非得找孫儷。
事實上,學校因了解其家境較差,有意預留了助學金名額給向海清,并由班主任為他申請教學助理職務,可以進一步獲得300元月補貼。
這些收入,讓向海清已在經濟條件上超越了大多數同學,完全沒有讓孫儷發起資助的必要性。
但他的索求是出于一種虛榮心,只是想在朋友面前展示一個優越的形象。
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下,向海清刻意向他人炫耀自己與孫儷的關系,與最初對待同學的矜持,形成了顯然的對比。
不僅如此,他還四處款待朋友,揮霍金錢,這才沒多久就花光了孫儷的所有資助,還欠了不少同學的錢。
走投無路的向海清,最終只能用盡最后一點話費,打電話向孫母尋求幫助。
聽聞這一切后,孫儷趕緊找到向海清,對他進行嚴厲的訓斥,讓他記住在山區仍有疼愛自己的父母。
面對訓斥,向海清沒有正面反駁,卻將所有責任推到同學身上,對自己的失誤毫無檢討。
孫儷深知一個山區孩子來到大都市的艱難,因此并沒有再繼續怒斥他,而是溫言相勸。
雖然向海清表面上恭恭敬敬地聽著孫儷的訓誡,但是內心卻充滿抱怨。
起初,孫儷并沒有太多顧慮,只要向海清開口求助,她還是會盡力滿足他。
然而時間一長,孫儷意識到問題開始嚴重了。
後來,他的大學同學告訴孫儷,向海清在學校根本不好好學習。
他不止掛科數門,還每天穿名牌,十天就花掉1000元。
更為過分的是,他還在肆意追求戀愛生活,跟女友外出游玩,一擲千金,一次就能花掉三兩千。
孫儷資助向海清,本以為可以幫他解決上學的困難,可沒想到釀成今日之局。
因此,她決定停止資助向海清,得知這個消息的向海清,內心充滿憤怒。
正好這一天,一直關注向海清自主生活的邱朝舉,來信問候,準備進一步了解他接受資助后的情況。
結果趁著這次機會,向海清出于想報復孫儷的心態,他洋洋灑灑地準備六千字的長文,全部給邱朝舉寄了過去。
在這封信里,無不是針對孫儷的言辭,諸如「她們有的是錢,多到花不完」等等,言下之意就是孫儷給的太少了。
聽到這樣的言論,孫母心疼得忍不住質問向海清。
可現在的向海清,就像受了良心蒙蔽的兇獸,說出的話讓孫儷和孫母感到十分難堪。
最過分的是,他居然還要求孫儷母女賠償自己一百萬元。
當天是面談,看到向海清如此不講道義的一面,孫儷立刻拉起媽媽轉身離開,面對向海清,他們已不再有多余的言語。
但向海清卻堅持把孫儷推向風口浪尖,以至于大家都說她們母女小氣,是虛假的善良。
受此影響,孫母患病,孫儷的人氣也急劇下滑,事業差點一落千丈。
關鍵時刻,向海清的同學公開了他的真實情況:向海清并非窮困,他有獎學金,再加上能得到別人的資助,生活比其他同學好多了。
知名作家韓寒,更是公開支持孫儷,暗指向海清就是個「恩將仇報的白眼狼」。
輿論立刻發生了轉變,網民們紛紛譴責向海清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在言論的壓力下,向海清成為了眾矢之的。
至于孫儷,盡管曾經被向海清打擊過,但她還是站出來呼吁大家,「雨過地留花」。
向海清畢竟還是個單純的大學生,不能因為一次錯誤,就將他罵到無法生活,這樣會毀掉他的人生。
不如讓他一個人靜心讀書,未來發展如何,全看他自己。
不得不說,孫儷確實大度,向海清如此對她,她依舊保有足夠的善良。
但外界人士,可不會想著就這麼輕易放過向海清。
當時網絡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大罵向海清以怨報德的事情,也將「孫儷資助向海清」的故事,拿去和「農夫與蛇」并論。
哪管他還是個大學生,照罵不誤。
在如此沉重的輿論下,向海清的名聲急劇下跌,沒人再去關心他是個家境貧困的山區學生,也沒人在意他的父母生病。
總而言之,向海清就是「惡」的代表,寒了所有公益人士的心。
除此之外,不少媒體也是聞訊趕去向海清所在的學校,日復一日地蹲守在校園之中,企圖見到向海清的面,好好采訪一下。
問問他為何會有如此不講道義的舉動,也想搞清楚他到底是不是這樣的人。
面對這樣的形勢,向海清心里壓力甚大,在學校一天都待不下去了,只能找到老師,快速辦理了休學事宜,借此暫時逃離輿論。
當熱度消退之后,向海清才重返校園。
此時他已經有了悔過之意,每日生活節儉,奮發圖強,最終在從未掛科的前提下,順利拿到了大學的畢業證。
但是,他曾經的行為,已在上海傳遍了,導致他在上海失去了工作機會,于是心灰意冷地返回云南老家,在一家私有公司當普通小職員。
據說,為了減少負面影響,他還改了自己的名字,企圖通過公務員考試從頭再來。
至于他是否真的成功了,無人可知。
向海清的現狀,完全是他自己種下的惡果。
原本他只是個窮學生,大學對他來說好像遙不可及,但孫儷伸出援手,他得以實現夢想。
然而,他忘記了孫儷的援助是無私的,她無需義務永遠支持他。
值得贊賞的是,盡管「白眼狼」事件給孫儷帶來了波折,但她仍然為社會付出愛心。
她關心弱勢群體,救助流浪動物,不自私地奉獻著她的愛。
更令人佩服的是,在結婚后的短短七年里,孫儷和她的丈夫鄧超,一共捐贈了570萬元做善事。
曾經的「白眼狼」向海清,孫儷從未再提,儼然已是陌路。
而向海清的舉動也在警示我們:
不能因為片刻的貪婪,而毀掉所有的前程,自始至終都應堅持底線和道德,無論處境如何,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