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西北戰場:胡宗南6個旅南撤,西野耗時10天追擊,殲敵4000余人

西北戰場:胡宗南6個旅南撤,西野耗時10天追擊,殲敵4000余人
2022/12/29
2022/12/29

沙家店戰役后,鐘松的 整第36師被打垮,部分逃脫的殘軍一路南下奔襲,后被在 綏德駐防的 整第一軍軍長董釗收整于 整1師編制下。

胡宗南給前線兵團下令,馬上撤退,一刻不許停留。

命令下達后, 整第29軍軍長劉戡帶領 整90師也馬上從佳縣以南地區奔襲南下,順利抵達綏德與董釗會合。

至此,轉戰陜北落幕,陜北戰略大反攻正式開始。

此時,奉命南返的國軍有 整第1旅、整第78旅、整第12旅、整第55旅、整第47旅、整第144旅,實力不容小覷。

1947年,8月27日。

北部國軍統歸于董釗統領,僅留下 整第165旅守備綏德,便開始按照胡宗南的南撤計劃,沿著咸榆公路南下,撤回延安。

當天夜晚九點,彭德懷就收到了毛主席發的電報。西野主力馬上南下穿插至敵人先頭,在米脂、綏德或者清澗一帶阻擊南撤的國軍。

想要撤回去可以,但總要脫一層皮。

兩軍在陜北溝壑中中上演了一出好戲。

國軍在跑,解放軍在追。

8月31日。

國軍南撤大軍正式出發。

此時的西野主力,因為數月鏖戰,部隊相當疲憊,尚在 米脂---鎮川堡東部山區休整。

西野二縱在王震的帶領下率先承擔起了南下追擊任務,為主力休整爭取時間。這支部隊不顧疲勞,疾行穿插至國軍前方。

8月31日至9月5日,二縱部隊在 九里山、石咀驛一帶層層阻擊,遲滯敵人主力南撤。

9月6日。

南下敵軍已經進抵清澗北部,緊跟其后的彭德懷下達了第二階段作戰命令。

一縱、教導旅、新四旅:

九號晚隱蔽集結 交口東北,相機伏擊 九十師或一師,如九十師與一師相隔一天行程,即先打九十師,后打一師;如兩師緊接前進,則把先頭師放過,打后尾師。

二縱:

須以數支小部隊沿清澗南北公路積極襲擊,遲滯敵人南退。并以一個團在 永坪、延川間積極佯動迷惑敵人,威迫敵人取道延長南退,一經證明該敵向延長時,二縱主力即須迅速隱蔽集結交口鎮西北地區,協同主力作戰。

此次作戰,二縱其實充當了「佯裝主力」在永坪、清澗一帶誘敵作用,一邊壓迫南撤國軍途徑延長,然后向西折返撤退至延安。

西野真正的主力(第一縱隊、第三縱隊、新4旅、教導旅)則穿插到延川南部的交口鎮埋伏。

為實現預計目標,王震的二縱仍然要起到表率作用。

9月9日。

清澗至延安的公路上,突然出現大量運輸車,兩側并有坦克巡防。在此埋伏的王震看到車上不僅裝著物資,還有彈藥和輜重。

他立馬下令,指示二縱對運輸隊發起突襲,摧毀二十多輛汽車,五輛坦克。

董釗收到前方戰況,開始猶豫不決,暫時不敢難進,急忙命令陳武率 整第90師沿公路搜索前進,查清虛實。

據敵整第55師少將旅長姚國俊回憶:

二縱的進攻,讓董釗以為公路以南可能埋伏有大量的解放軍,所以他讓陳武南下至公路拐角 三十里鋪以南搜尋,隨后折返。

主力則馬上在三十里鋪地區 向西回旋關莊、岔口一帶,撤回延安。

9月13日。

彭德懷收到毛主席電報,得知國軍整第55旅11日下午被山洪阻于駱駝鋪(具體位置不明,似乎在國軍向西折返的要道某處),行軍緩慢,成為國軍主力南撤的殿后軍。

彭德懷抓住機會,制定了圍殲整第55旅的作戰部署:

(一)著二縱隊、游擊支隊一部于永坪公路南北高地,主力于岔口、永坪間高地,節節阻擊敵人西進;

(二)著教導旅取道張家屯、常家溝向岔口、黨家坪線及其以北追擊前進;

(三)著新四旅取道李家圪塔、郭義溝向關家莊、王家圪台及其以北追擊前進;

(四)著一縱隊取道禹居鎮與高家攀、曹家河、楊家坪向關莊、二甲里及其以北追擊前進;

(五)著三縱隊取道 上下文安驛、二甲里、十甲村、大相寺線追擊前進,截斷敵后尾;

(六)除二縱隊出發時間自行規定外,其余各兵團均于 明十四日二時出發,教導旅、新四旅注意截斷二十九軍退路。

9月14日。

敵人行進至關莊地區時,西野主力立馬發起進攻。敵六個旅立馬停止前進,分布在關莊、岔口兩地區。

在這長度15里的溝壑地區,兩軍展開了為期三天的攻防戰。

但現實是,敵整第55旅跟進迅速,已經成功貼近主力,西野此次圍殲戰,發現越打越多,越打越難。

在岔口,敵軍發現遇到埋伏后,立馬停止進軍,稍微 穩住陣腳以后,董釗又制定了防守計劃:

整第一師師長 羅列:指揮 整第一旅、整第78旅攻占凹道北側高地; 整第36師師長 鐘松:指揮 整第12、55兩旅攻占凹道南側高地 董釗、劉戡:指揮 整第47旅、144旅控制在凹道口以東地區準備機動使用

按照董釗的部署,敵軍占領岔口南北兩側高地后,立馬向外沖擊,盡力拓展生存空間,避免空間太小引發部隊混亂。

敵軍猛攻一天后,分別登上了南北高地。

當天晚上,敵軍的分布在東部的整第47旅、整144旅兩個預備旅分別歸羅列、鐘松指揮。

9月15日。

天降大雨,甚至伴有冰雹。我軍無法持續進攻,彭德懷只能下令暫時停止進攻。

9月16日。

天剛亮,董釗、劉戡急忙讓兩個軍部、四個旅、騾馬行李及后勤人員編為前梯隊,依次從岔口出口西撤。

在岔口南北山地上堅守的整第55旅、第78旅編為后梯隊,保護前梯隊撤離安全。

彭德懷得知后,及時下令放棄攻打前梯隊的打算,堅決殲滅負責殿后的后梯隊。

西野主力與敵兩個旅一直戰斗到黃昏,眼看著兩個旅就要被包圍時,突然天降大雨,同時伴隨著冰雹,這場攻堅戰只能停止。

敵兩個旅趁機逃脫。

此番,胡宗南主力南撤大軍,損失兵力4000多人。

但此后我軍的戰略大反攻,才剛剛開始。


用戶評論
相關推薦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