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211年野狐嶺之戰:成吉思汗的揚名立萬之作,從此他就威震天下!

1211年野狐嶺之戰:成吉思汗的揚名立萬之作,從此他就威震天下!
2023/04/15
2023/04/15

(一)

同處在巔峰時期的女真人與蒙古人誰的戰斗力更強?這是個找不到答案的問題。畢竟完顏阿骨打和成吉思汗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們是沒法超時空相遇在一起的。

金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在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時代,女真人就與蒙古人發生沖突了。金朝曾經派兵討伐過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游牧的蒙古人。當時的蒙古如同一盤散沙,并不是金軍的對手。不過在個別戰斗中,蒙古人靠著他們的剽悍蠻勇還是給了金軍一定的打擊。

可以說,要是單論個體的戰斗力,蒙古人肯定是比女真人毫不遜色,差距主要體現在組織能力上。

到了金世宗完顏雍時代,金朝就開始修建界壕來防御蒙古人了,當然防御的對象也包括韃靼、塔塔兒等游牧民族在內。界壕就是金代的長城,大體上沿著大興安嶺的山勢由北到南建成。這種防御工事的出現,就意味著金軍的戰斗力已經開始下降了,他們開始轉攻為守,不再主動出擊了。

到了金章宗時代,金朝的實力日益下滑。用《紅樓夢》里的話來講,那叫「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在金章宗時代,黃河三次決口改道,造成了重大自然災害。由于金朝的經濟基礎就是黃河流域的農業生產,所以在天災的打擊下,金朝氣血兩虧、損失慘重,經濟處于崩潰的邊緣。

與此同時,女真人卻日益變得重文輕武、游手好閑。在金朝,本來像后世的清朝一樣,女真人是可以享受優待的。很多女真人都有權世襲武官職務。然而,由于當時重文輕武的風氣,不少可以世襲武職的女真人竟然都主動放棄,轉而以考取科舉功名為榮。大金國軍隊的戰斗力每況愈下。

金章宗完顏璟對此束手無策。他自己就是個重文輕武的典型,最愛舞文弄墨,人稱宋徽宗轉世。宋徽宗的瘦金體書法,被金章宗學得惟妙惟肖,而且金章宗也慣于創作風花雪月的詩詞歌賦,與宋徽宗幾乎毫無二致。更有意思的是:宋徽宗最寵愛的女子是汴梁名妓李師師,而金章宗最寵愛的妃子名叫李師兒,您看這巧勁兒。

金章宗書法

當然,金章宗的命運比宋徽宗要好多了,他在1208年壽終正寢,沒遭什麼罪。天大的災禍都將由他的兒子衛王允濟來承擔。

在金章宗臨死之前,金朝還有一次回光返照的表現。那就是他們在1206—1207年打敗了南宋權臣韓侂胄主持的北伐,打得南宋割地賠款。大金王朝從表面上看還是威風凜凜的。然而,他們誰也想不到,此時在漠北草原上,一個天神一般的偉大人物已經掌控了一切,這個人自然就是成吉思汗。

1206年,當南宋開始北伐之時,成吉思汗已經登上全蒙古最高統治者的寶座,他的麾下已經擁有了一支舉世無敵的鋼鐵勁旅,對外征服已經成了必然要做的事情,而距離他們最近的大金國自然就成為了首要目標。

(二)

成吉思汗是個非常有頭腦的人,絕非一介莽夫。他在進攻金國之前,進行了一番認真的籌備。他沒有直接進攻金國,而是首先去打西夏。

打西夏有幾個好處。首先是可以拿它練練手,畢竟蒙古人此前沒有和本民族以外的軍隊打過大仗,一下子就去挑戰金國有點太冒進了;其次是打垮了西夏可以讓金國失去一個盟友,這對于蒙古也是有利的。

于是,從1205年開始,蒙古先后三次進攻西夏,到1209年,終于把西夏打得俯首稱臣,甘愿做蒙古的附庸。到了這個時候,成吉思汗終于確信進攻金國的條件已經具備了,1210年,他面對著金國的使臣口出惡言,直接嘲諷衛王允濟,說道:「我還以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神仙來做的呢,想不到是這麼個膽小怕事的家伙,我拜他做什麼?」

1211年2月,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從斡難河起兵,越過千里戈壁,開始嘗試對金國發動戰爭。

蒙古人像從地下鉆出來的一樣,突然出現在了野狐嶺(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他們干凈利索地把駐守在這里、由金將定薛指揮的金國部隊消滅得一干二凈。隨后,他們就趁勢占領了大水濼(張北縣安固里淖)和豐利縣(河北省沽源縣)等地,大肆掠搶之后又撤了回去。很顯然,他們這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金帝衛王允濟自從登基以來,面對著蒙古人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威脅,基本上都采取掩耳盜鈴的方式來逃避。有大臣在出使蒙古后報告說蒙古人肯定會南侵的,衛王允濟卻將他罷官撤職。百姓們都開始議論邊關的情況,對未來表示擔憂,衛王允濟知道后,立即下詔,嚴禁百姓談論邊關的事情。等到蒙古大軍真的出現在眼前的時候,衛王允濟又首先派西北路招討使粘合合達去與蒙古人講和,結果被成吉思汗給拒絕了。

衛王允濟這一系列的操作,倒也不能說他就是個廢物。實際上,衛王允濟應該還是頭腦清醒的。他的心里明白,金朝當時真的不具備打一場大仗的條件,所以他始終躲躲閃閃,能不打盡量就不打。從理論上講,他的選擇倒也沒啥錯誤。

可是他不打,人家成吉思汗要打啊。所以沒有辦法,還是只能應戰,衛王允濟派了長期在北方負責作戰的老將獨吉思忠與胡沙虎到前線去備戰。

獨吉思忠作戰方略就是繼續高筑墻。從1200年開始,金朝就把原本設在東北的界壕延伸到華北了。他們在燕山山脈借助地勢,修建了大約三百公里長的界壕。這一次,獨吉思忠在前人的基礎繼續加固工事,特別是在險要的地方增添堡壘。在今天張北縣以西的地方,獨吉思忠決定建造一個名為烏沙堡的的要塞。

(三)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蒙古人知道了。成吉思汗立即派出手下的大將哲別,率領一支人馬去攻克烏沙堡。

1211年七月,哲別率領蒙古軍隊又一次以閃電戰的方式發起突襲,一舉將剛剛建成的烏沙堡攻克。

烏沙堡的失陷讓金帝衛王允濟大為震驚,他急忙走馬換將,撤掉了獨吉思忠的職務,改派完顏承裕指揮前線作戰。

完顏承裕是當時公認的大金國第一名將。就在五年前,他曾經迎戰北伐的宋軍,以一千鐵騎突襲宋軍數萬人,結果殺得宋軍滿地找牙,土崩瓦解。衛王允濟對他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期盼他能力挽狂瀾。

其實完顏承裕也參加了烏沙堡的戰斗,隨著潰兵一起逃回來了。不過,衛王允濟覺得當時主事的是獨吉思忠,完顏承裕手里沒權,吃敗仗也情有可原,所以就繼續重用他,命令他指揮所有的軍隊與蒙古軍交手。

完顏承裕確實是個打仗的行家,不過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會對于獲勝毫無信心。因為他已經親眼見識到了蒙古人的戰斗力,也意識到金軍根本就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因此,他畏首畏尾,不敢主動出擊,一心只想憑險據守。

八月,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隊主力大約七八萬人趕到了前線。獨吉思忠首先率領金軍與蒙古人在桑干河對峙。雙方對峙了三天。這時,成吉思汗親自率領三千鐵騎突襲金軍側翼,將胡沙虎指揮的七千金軍打垮。沒有了側翼的掩護,獨吉思忠也堅持不住,倉皇退走,蒙古大軍又一次逼近到了野狐嶺附近。

在野狐嶺一帶駐守的是金軍的主力部隊,由完顏九斤和完顏萬奴指揮,兵力號稱四十萬,估計實際兵力不會少于十萬。當時,有人向完顏九斤提出建議,說:「聽說蒙古人剛剛攻克撫州,正忙著分配戰利品,戰馬都散放著。咱們可以趁著這個時機,以精騎偷襲,爭取一舉獲勝。」

完顏九斤很慎重,他說:「這樣不行,還是等步兵上來,騎兵與步兵相配合,這樣才是萬全之策。」

野狐嶺獾兒嘴

成吉思汗選擇了獾兒嘴,也就是野狐嶺北山口這個地方作為突破口。他親自率領蒙古軍主力七萬余人直抵獾兒嘴。完顏九斤和完顏萬奴看到蒙古軍兵力不多,而且自己的步兵也到了,便決定主動出擊,想要占個便宜。

第二天一大早,金軍就向著蒙古軍隊發起了進攻。成吉思汗當時正在吃早飯,聽到金軍進攻了,他丟下筷子,立即就披甲上馬,率領蒙古軍反擊。

蒙古名將木華黎看到金軍人數眾多,便對下屬們說道:「現在敵眾我寡,必須和他們拼死一戰,不然就無法獲勝。」說罷,他率領著手下的將士,勇猛地向著金軍陣中沖去。

成吉思汗率領主力隨后跟上。在蒙古鐵騎的兇猛沖擊下,金軍很快就崩潰了,被殺得伏尸百里、血流成河。波斯史學家拉施德記述說:由于尸體太多,所以戰斗過去了很多天,草原上還是臭氣彌漫。

(四)

野狐嶺獾兒嘴一戰,是蒙古與金朝兩支軍隊第一次大規模正面對抗,結果以金軍的慘敗而告終。這充分證明,蒙古軍隊此時的戰斗力已經遠遠超過了金軍,金軍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野狐嶺之戰失利后,金軍統帥完顏承裕匆忙逃走,一路退往宣德州宣平縣。到了宣平,他還想繼續逃走,問當地的鄉紳們有沒有去宣德的便捷小路。當地的鄉紳嘲笑道:「去宣德的小路我們當然知道,可是你只想逃走,不管到了哪里,都要吃敗仗的啊。」

完顏承裕顧不上辯解,還是繼續逃走。他在澮河堡(河北省懷安縣)停了下來。在這里,完顏承裕收攏殘兵,又拼湊了數萬人馬。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隨后趕到,蒙金兩軍在這里又一次展開了激烈的會戰。

雙方在澮河堡惡斗了三天的時間,金軍最終徹底失敗。完顏承裕被打成了光桿司令,狼狽不堪地逃入宣德府城。金軍的主力部隊喪失殆盡,從此就對蒙古處于了劣勢地位。

野狐嶺之戰與金遼之間的護步達岡之戰、明清之間的薩爾滸之戰一樣,具有一戰定乾坤的效果。經過這一次戰役,金朝就像以前的遼朝和以后的明朝一樣,幾乎每戰必敗,最終走向了覆亡。

野狐嶺之戰以金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但是這一次蒙古南侵之戰還遠沒有結束。成吉思汗指揮著蒙古大軍還在繼續前進。九月,猛將哲別率領先頭部隊首先殺到了居庸關下。關上的金軍堅守不出,哲別佯裝敗退,引誘金軍出擊。金軍果然上當,一路追了上來。這時,成吉思汗的大軍也趕到了,蒙古軍隊發起反擊,再一次把金軍殺得尸橫遍野。居庸關就這樣被攻克了。

蒙古人殺進了居庸關,接下來就直接面對中都城了。

中都城里的衛王允濟趕緊召集群臣商議。諫議俞世昌等人主張棄城逃走,但是大臣高耆年堅決反對,他說:「事到如今,只有死守。如果棄城而走,敵人的騎兵追上來,我們怎麼辦?」

衛王允濟聽從了高耆年的建議,決定在中都死守,同時調集全國各地兵馬勤王。這場戰爭開始進入到了中都保衛戰階段。

(五)

十月七日,蒙古人的先頭游騎到達了中都城外。金軍守將完顏天驥率軍出擊,殺死蒙古三十余人。但是蒙古大軍很快就到了,完顏天驥慌忙撤回到城里。

蒙古人從來也沒有見過像中都這樣高大堅固的城池,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金將完顏天驥設計了一個圈套,他在南順門之內的南柳街上設置了很多木樁,然后又把軍隊埋伏在街道兩側,這時,他趁著夜色打開了南順門,引誘蒙古騎兵進城。

蒙古人不知是計,沖進了城內,結果城內到處都是絆馬索,難以馳騁。這時,金兵又趁機縱火,把道路兩邊的民宅點燃。蒙古人陷入了金軍包圍之中,死傷甚多,被迫退出城外。

但是蒙古人并不甘心失敗,他們繼續向著中都城發起猛攻。雙方激戰了數日,蒙古方面傷亡不小,金朝這一邊也有很大的損失。

這時,衛王允濟派人去和蒙古議和。蒙古方面說:「要議和,你們就要給我們三萬頭駱駝,牛羊各五萬頭。給了這些東西,我們就可以撤兵。」

要說金朝的君臣比一百年前的北宋君臣可要聰明多了,他們立刻意識到,這是蒙古人缺糧了,他們想利用金朝方面提供的牛羊來補充食物。拿到了牛羊,蒙古人也不會撤兵的。

于是,金朝方面一只羊也不給,只是拿了幾百匹絹帛送給了蒙古人。蒙古人大怒,他們燒毀了絹帛,繼續攻城。

又打了一陣,金朝方面再次派人去議和。這一次,蒙古人說道:「要議和就先停戰。你們先命令各地勤王的援兵停止前進,我們就與你們議和。」

消息傳到城內,大臣高耆年對衛王允濟說:「當年粘罕與斡里不攻打開封的時候,就曾經用這個辦法欺騙過宋朝人。咱們怎麼能重蹈覆轍呢?」于是,金朝方面不同意,各地的援軍還是不斷地趕來。

到了十二月,金朝的援軍陸續集中到了中都附近。成吉思汗見城池攻不下來,自己的人馬也逐漸沒有了糧草,所以只好停止攻城,率軍撤退。

蒙古人第一次侵金之戰就這樣結束了。但是接下來,蒙古人在1212—1214年連續三年南侵。這一次,他們采取了繞過中都,徑直深入金朝腹地搶掠的做法。蒙古鐵騎如入無人之境,三年的時間里,蒙古人攻下了黃河以北的大部分金朝城市,掠走了大批人口與財富,同時還把金軍殺得丟盔卸甲。

在蒙古軍的沉重打擊下,金朝被迫放棄中都,遷都開封。此后,由于成吉思汗率軍西征花剌子模,金朝才算是喘過一口氣,又勉強地繼續維持了二十余年。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