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濡須塢之戰:曹操而言損失程度比赤壁還大的失敗!
2023/05/11

赤壁之戰后,曹操也開始了一系列救火工作。首先他要去平定西涼的馬超、韓遂作亂。馬超的父親馬騰曾和韓遂在189年于涼州作亂,與孫權的父親孫堅交過手。

211年曹操陸續增兵潼關那邊對抗馬超,隨后曹操親率大軍前去討伐馬超。也就在這一年里,孫權江東所有幕僚遷往秣陵,隨后加固了當地的城防設施,并改名為建業。

江東的行政中心就從此轉移到了建業,建業就是今天南京。這也是南京定都歷史的開始,而看地圖建業城與曹操地盤僅一江之隔。比起明朝,東吳才是真正的天子守國門。也顯示出孫權抵御曹操的決心。

孫權為了抵御曹操再次入侵,在建業城修筑了濡須塢作為抵抗曹軍的前哨站。

213年,待曹操平定完馬超叛亂穩定完邊患后。曹操做出了一個以下犯上之舉,那便是強迫許都的傀儡皇帝劉協加封他為魏公,并賜給他封地,曹操雖是諸侯但排場已經和皇帝一般,甚至比皇帝還華麗。這一年也可以算作魏國事實上的建立了。

這也意味著漢帝國更進一步失去權威,且曹操還逼死了自己的一個重要家臣便是荀彧,因為荀彧反對他受封魏地這一行為。

現在人們因為受到《三國演義》和網上各種主流說法的緣故,認為劉備是那個時代為漢朝復興而打拼的諸侯,理由也充分,無非兩點第一劉備也姓劉,能跟劉氏皇族扯上關系。第二劉備在四川建立的國家正式國號是「漢」。

事實上孫權比劉備更像是為漢朝復興而打拼的諸侯。雖然孫權沒有像劉備那樣天天吹噓什麼光復漢室,收復中原。但孫權及江東孫家的實際行動就是在光復漢室。

孫堅作為反董卓聯盟出力最大的諸侯,第一期文章說過反董卓聯盟只有孫堅和曹操兩路諸侯在積極作戰,但曹操敗多勝少,只有孫堅取得一些戰果。

而孫策將原本全是盜賊橫行,遍布山越的江東給統一了,并且依靠士人將江東建設為安居樂業的地方。江東還收留了不少從中原逃難的文人。在袁術稱帝公開和漢朝平起平坐時候,孫策則跟其決裂。官渡之戰期間孫策曾計劃奇襲許都營救劉協但因為遇刺而未果。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取得勝利征服江東后,必定要取代劉協成為帝國皇帝。正是因為赤壁之戰挫敗曹操,讓曹操威望大跌,讓其推遲代漢計劃。赤壁之戰后孫權也成為了持續威脅曹操的存在,使得曹操還不敢妄為。

而劉備除了嘴上口頭喊復興漢室還做了什麼復興漢朝實質性的事情嗎。劉備實際上做的是圖謀漢室宗親劉表、劉璋地盤的勾當。

在212年到219年的時間段里,也就是漢帝國最后幾年。這期間曹操三次南征孫權,孫權兩次北伐曹操,而且這些戰役規模在當時都是最大的。而劉備除了定軍山和關羽北伐這兩仗外,抗擊曹操的貢獻跟孫權沒法比。

甚至沒有孫權牽制住曹操大部分精力和軍力,讓其無法專心對付劉備,劉備能那麼輕而易舉入川嗎。 講到這里孫權和江東已經相當有大局觀了,而且在「復興漢室」方面遠比劉備要實際

回到212年,曹操加封魏公后他再次動員了自己的大部分精銳總共十余萬人進攻濡須塢,甚至還秘密調來一支海上訓練的水師。對外號稱「四十萬大軍」討伐孫權,這一仗不僅要完成奪取江東的宏愿,而且更是為了洗刷四年前赤壁之戰敗北的恥辱。

30歲的孫權親率周泰、呂蒙、甘寧、凌統、陳武、朱然等人,合計水陸兵馬七萬人,沿長江南岸布防。這次魏吳交鋒規模根本不亞于赤壁之戰。

這是曹操第二次南征東吳,但卻是第一次跟孫權交鋒。公元213年正月,長江重鎮濡須口一片血雨腥風。吳、魏兩軍已經連續激戰一個多月。

江東因為取得過赤壁之戰勝利已經不再畏懼曹軍,而且他們更加對孫氏忠心,其中一個叫公孫陽的吳軍年輕小將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但不幸深受重傷并被曹軍俘虜。公孫陽被俘后仍對曹操寧死不屈,曹操都感嘆江東有這樣壯士然后下令將他處死。

雖然孫權統領下吳軍士氣十分高昂,但是畢竟魏軍人數多出吳軍一倍人,而且魏軍這次任用了大批熟悉水戰的良將比如臧霸。所以這次交戰初期魏軍占上風,并且攻陷了濡須塢北大營。

吳軍首戰不利被迫在戰場上展開守勢,如果再繼續作戰下去恐怕對吳軍的局面真就不樂觀了。

但很快戰爭拖到了春天,春季濕潤多雨,這期間雨水綿綿不斷。幾日過去曹軍每名士兵身上一股霉味,到夜晚展開被服,密密麻麻一層綠毛。

這場雨水導致魏軍攻勢銳減不少,在大本營中曹操對此也手無足措,正在想對應之策時候突然一名士兵闖進來報告說有一名東吳將軍率軍襲營,將大本營幾個將士統統給打敗了。

曹操大驚,只間軍營中可熱鬧了,各個軍賬都有士兵躥出來。全營上下立時騷動。曹操麾下虎豹騎做好護主準備,但曹操不顧危險離開大營親自帶頭維持秩序才將曹營混亂局面給穩定下來。

通過檢查這次曹營損失不多,只戰死數十個士兵,幾百人受傷。但是有些城防設施被破壞,而且一個襲營的敵軍士兵都沒抓到。

最關鍵的是曹操不知道東吳這邊的士兵是怎麼瞞過己方哨所闖入敵營,萬一下次再有這種情況怎麼辦,或則說敵人直接摸到他位置將他斬殺都有可能。

曹操斷定長江百里水岸,吳軍更熟悉地形,所以防不勝防。且曹操最終獲悉這次襲擊大本營的東吳士兵只有百人,率兵的是吳將甘寧。

這次襲營更加讓魏軍士氣大跌,而且還給他們增添加了一份恐懼心理。這時候赤壁之戰的失敗再次在不少魏軍士兵心中重現。

曹操為了提高全軍士氣,他決定親自登上戰船參與戰斗。這次魏軍攻打濡須塢的要塞江洲。曹操親自督戰也沒給全軍帶來勝利,經過兩個時辰激戰,魏軍在搶奪江洲的行動中一敗涂地。

魏軍三千艘戰船被擊退,數千曹兵被俘虜,訓練已久的青州水師全軍覆沒,數百艘大小戰船連同所載糧草被孫權截獲,三名魏將周曜、管容、李恕陣亡。

江洲爭奪戰讓曹操數年組建的青州水師心血付諸東流。

這仗起曹操開始不再與孫權主動作戰,而孫權這時候卻使出激將法,命令戰艦駛入曹營水域,在那邊當曹操面晃來晃去。曹操身經百戰,只有他激將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激將他的份兒。

位極人臣的曹操面對這種挑釁不得不說是莫大羞辱,但見曹操不出戰。孫權則親自乘坐戰船駛入魏軍水域那里引誘曹操出戰。

當曹操見到孫權坐船駛來時情不自禁想到孫權瘋了嗎,竟然敢自己前來送死。于是魏軍萬箭齊發將孫權的戰船射成了刺猬。孫權的船失重面臨沉船威脅。

但機敏的孫權急忙命令戰船翻面,當船身另一面被魏軍射滿了箭時,孫權坐船保持了平衡。然后孫權的船不僅沒有被射沉而且帶著這數千支箭揚長而去。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草船借箭這一情節就時孫權這一舉動和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張巡對叛軍草人借箭的結合版,但卻移交給了諸葛亮身上。

還有不少人認為孫權實戰差,通過孫權冒著被擊沉甚至活捉的危險前去曹營那里挑釁來看,孫權不但有亞于父兄孫堅、孫策那樣的勇氣,而且實戰中懂得隨機應變,戰術方面不比曹操差。

曹操見白送了數千支箭,他發火以至于失去了理智。他貿然下令出擊,結果曹魏水軍被吳軍艦隊殺了個大敗,江水被魏軍士兵鮮血染紅,江上浮尸更是無數。

曹操為了這一仗準備了大批船只,源源不斷投入戰場。到后面曹軍缺船連小船,漁船都征調了。曹操終于意識到這仗沒法打下去了。

213年四月,曹操第二次南征江東以失敗告終。

屆時58歲的曹操不禁贊嘆要是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像孫權這樣優秀就好了。(生子當如孫仲謀)同時他也見證到了江東的勇悍,竟然可以扛住他兩次大規模入侵。

很多人對古代打仗主觀印象就是靠計謀,比如運用《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里的戰術。事實上不管中國還是外國古代。軍事組織紀律,兵種,以及武器裝備以及雙方人員數量都是最重要因素。

吳軍取得濡須塢之戰勝利很大程度上都歸功于吳軍戰船比魏軍戰船要龐大和性能先進不少。所以孫權的戰船中滿箭了都可以不沉就體現了。

同年五月,孫權親率大軍從曹操手中攻下皖城,并俘虜廬江太守朱光,且繳獲人口數萬人。

214年,曹操再次集結十萬大軍親征江東,這次還是進攻濡須塢。孫權親自作戰,但這次雙方尚未大戰,因為魏軍在遇到吳軍之前就已經感染瘟疫,曹操被迫撤軍,這次出征無功而返。與此同時劉備取得了益州,并將不少幕僚也帶到成都。

孫權之所以將荊州借給劉備,就是因為除了原有江夏外劉備基本沒有根據地。如今劉備靠他的詭計奪取了益州有了落腳之地。按道理該把益州歸還給吳國,這也是劉備當初許諾的。

周瑜死后魯肅繼承東吳兵權,也繼承了索要荊州、進攻蜀中的使命。如今劉備取得了益州,也打破了他當初口口聲聲要保衛漢室同宗的承諾。

215年,劉備謀取益州后一年,益州局勢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是焦頭爛額。前一年劉備剛剛進入成都是何等風光,劉備前半生到處寄人籬下,直到這一刻才有了安全感,終于可以去慶賀番了。

劉備甚至縱容自己的部下去搶奪益州庫房的寶物,搜刮百姓的錢財分給士卒和有功將領。劉備甚至還想把成都所有莊園和田地分給部將,幸虧趙云勸諫才作罷。

很快劉備的麻煩就來了,因為剛入川時搜刮太狠,導致益州出現財政危機。再加上原本在劉璋時期益州派系斗爭就相當復雜,如今劉備又帶了一堆荊州官員,當地矛盾更加加劇。這和孫家入主江東后好好建設當地形成鮮明對比。

孫權便派家臣諸葛瑾出使劉備要棄歸還荊州,劉備卻說等我拿下涼州在歸還荊州,被劉備派遣去鎮守荊州的關羽還將孫權派來接管的官吏給趕走了。

孫權得知怒道:「劉備這是借而不還,卻用空話敷衍來拖延時間。」同時也意識到劉備不光狡猾而且還是個無賴,先前真是太低估他了!

人們受演義影響以為魯肅是個軟弱可欺的人,或則認定他就是個鴿派。而魯肅遇到這種情況他也開始作風鷹派起來。魯肅親自率一萬人軍坐鎮巴丘抵御關羽,并派大將呂蒙統領兩萬人大軍進攻荊州。

呂蒙統領吳軍很快就攻陷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通過吳軍勢如破竹這里就看得出如果孫權不惜代價要跟劉備動手,完全可以徹底擊敗劉備。

而且此時荊州仍有關羽重兵防守,都招架不住吳軍攻勢。劉備聽說孫權派人攻陷荊州三郡后他急忙下令關羽率軍進攻江東這邊,呂蒙連忙帶兵去增援魯肅準備抵御關羽。

孫劉大戰即將在即,這時候曹操接受張魯的投降獲取了漢中。魏軍開始威脅益州,劉備因為害怕他失去對益州的統治所以被迫停戰并且跟孫權和談。

雙方重新劃分了地盤,孫權非常有大局觀,他深刻意識到如果這時候跟劉備開戰,那曹操會繼而南下征服益州,到時候曹操的威脅更加打了,于是孫權同意繼續將荊州借用給劉備。待劉備拿下漢中后再談歸還荊州一事。

劉備和孫權雖然結盟,但劉備部將關于不但是個不識大局的人而且也是個狂妄自大之人,孫權為了跟關羽搞好關系而提議跟他聯姻,但不但遭遇關羽拒絕而且還被羞辱。

孫權為了繼續保持孫劉同盟就暫時忍耐了劉備部將關羽對他的蔑視。

長期以來孫權有兩大圖謀:一是徹底奪取荊州全拒長江之險,而是在淮南立足進而經略北伐。兩者相較而言,前者乃是自固之需,后者則是日后的發展方向,故而謀取荊州尤為重要。

如今孫權連續擊敗挫敗曹操南征,再加上奪取了荊州部分地盤。孫權也開始圖謀北伐主動進攻,恰好曹操屆時還在漢中陽平關那帶。

215年,孫權調集賬下所有能征善戰的將士,如呂蒙、甘寧、凌統、潘璋等,且集結重兵并對外號稱十萬(真實兵力為五萬較為準確)進攻曹操的地盤合肥。

劉備為了讓自己安心經略益州,派遣大將關羽鎮守荊州提防孫權,而曹操到處南征北戰,也派了一員名叫虎將鎮守來專門提防孫權,他名叫張遼。

張遼將成為對于孫權而言威脅不亞于關羽甚至更加危險的對手。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