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長津湖戰役到底是慘勝還是完虐?號稱【從未敗過】美國軍長的反應說明一切

長津湖戰役到底是慘勝還是完虐?號稱【從未敗過】美國軍長的反應說明一切
2023/01/11
2023/01/11

在最近大火的電影《長津湖》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志愿軍埋伏在冰天雪地中紋絲不動,甚至變成了「冰雕」,要知道在當時長津湖的冬季,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這樣惡劣的天氣,令人無法想象。

其實真實的長津湖戰役,比電影中還要慘烈百倍。雖然最后的結果是我軍勝利,但是除了美軍,我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多年以后,有位當年參戰的美軍老兵回憶道:「幸好我還活著。」就連美軍軍長的反應,都出乎意料。

那麼這場戰役,我軍到底是慘勝還是完虐呢?

「王牌」間的對戰,誰贏誰負?

我國中央領導人決定派兵支援朝鮮時,朝鮮的首都——平壤地區已經被美國攻陷了,那時候的朝鮮可謂是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我軍前往支援的地區是長津湖,那里正遭受著50年不遇的極端嚴寒天氣。

當時的美軍裝備精良,為了這場戰役,他們調動了美軍的王牌之師,據說這支軍隊從創建以來從未打過敗仗,他們帶著飛機坦克,手持最先進的武器,吃的是牛肉高蛋白,穿著輕便保暖的厚衣服,一路向前行進。

而我軍卻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時中國剛剛從內戰中恢復,尚且自顧不暇,在美軍攻占朝鮮,甚至在屢次攻打中國邊境的情況下,我軍忍無可忍,決定前去支援朝鮮,但是以當時的國力,飯都尚且吃不飽,更別提穿暖了。

于是前去支援的第九軍,也是我軍的王牌之師,身著單衣,帶著僅有的武器裝備——手榴彈和口徑極小的火炮上路了。

圖:第九兵團他們徒步在冰天雪地中前行,沒有御寒的冬衣,就連食物都是吃得凍得硬邦邦的土豆,可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居然打退了美軍。

在我軍行進的途中,由于雙方實力差距懸殊過大,硬碰硬肯定是不能贏的,這場戰爭只能智取,于是我軍計劃從側翼攻入。為了實施這個計劃,我軍背著沉重的武器裝備,行進10余天前往作戰區域做埋伏。

為了不引起敵人的注意,志愿軍不敢生火,帶的食物早已凍成冰塊,身上的單棉衣早就凍透了,寒冷導致他們身體僵硬,行走緩慢,但是他們卻沒有停下腳步。

而此時此刻,后勤物資充足的美軍也沒有那麼好受,他們在后備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凍傷的士兵依舊不在少數,但是他們的領導人,美軍司令麥克阿瑟卻沒有意識到。

他們出發去往鴨綠江的前一天,麥克阿瑟曾向戰地記者承諾:「我們一定會在感恩節前將敵人殲滅,我們的士兵一定會在圣誕節之前回家!」

就在他們歡呼雀躍的同時,一定不相信,我國志愿軍正克服嚴寒,埋伏在前邊等著他們。

圖:麥克阿瑟美軍到達長津湖時,這里正被冰雪覆蓋,美軍指揮官抵達之時,曾謹慎地用望遠鏡觀察過前方,只見前方除了白茫茫一片什麼都沒有,指揮官心想:我軍部下都有這麼多士兵凍傷,對面的中國士兵肯定更凄慘,絕對不可能在這設埋伏的!

然而,他低估了我軍的毅力與決心,志愿軍早已在這埋伏數天之久,只為等待發起進攻!

嚇破膽子的美軍這場進攻,打了個美軍措手不及,一度只能抱頭鼠竄,但是他們的指揮官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很快鎮定下來,并且迅速指揮潰散的士兵組成防御。

他們用裝甲車和坦克組成防御圈,開始發動炮火反攻,這場戰斗持續到了第二天,但是美軍卻沒占到什麼便宜,志愿軍「不要命」的打法,幾乎給他們嚇破了膽子。

美軍指揮官緊急撤退,他們叫來了轟炸機增援,用為數不多的坦克「自毀式」開道,這才勉強從我軍的包圍中撤退出來。

據當時撤退下來的美軍回憶稱:我當時感覺非常恐懼,中國簡直不要命,要是上天能實現我一個愿望,我一定祈禱明天能夠到來。

圖:美軍雖然這一戰我軍成功退兵,但是卻同樣傷亡慘重,僅僅第一天,就損失了上萬的兵力,這樣的戰績,并不是我軍領導人想要看到的。

意識到這樣的打法并不能快速擊潰敵人,于是時任我軍司令員的宋時輪決定轉變策略,換種打法!

我軍成立了一個特殊的小組,這個小組的任務是將手榴彈準確地扔進敵區,后方的隊員就負責開槍掃射,給敵區造成小型爆炸。

這個戰斗策略果然有用,美國這個王牌軍隊死傷慘重,就連美軍的團長都被我軍擊斃了,此時的美軍依舊在殊死抵抗,他們有先進的大炮機槍,還有迫擊炮連,一連串的瘋狂進攻,亦是給我軍造成了極大地傷亡。

隨后,我軍增援趕到,開始追擊撤退的美軍,在這幾天的殊死搏斗中,我軍士兵都沒吃上過一口熱飯,在凍傷嚴重的情況下,依舊頑強地發起進攻。

只是這場戰役還沒結束,我軍傷亡人數已超過了1/3,這其中超一半人數是「非戰斗減員」,也就是說,有一大半的傷亡是源于凍傷,可見當時天氣條件多麼惡劣。

潰敗的美軍向南方逃竄,我軍緊追不舍地追擊,美軍指揮官被擊斃,大部分美軍被殲滅,剩下為數不多的美軍也投降了,我軍奪了美軍的戰旗,從此這個號稱「從未敗過」的美軍王牌之師,徹底滅了氣焰。

圖:美軍經過艱苦的奮斗,美軍節節敗退,一直退到了長津湖的水門橋,這里是他們撤退的唯一通道,我軍為了炸毀他們撤退的橋梁,有200名志愿兵自請出戰,背著炸藥2次「以身炸橋」,場面一度慘烈無比。

但是,美軍想活命的心強烈無比,他們在每次我軍炸毀橋梁后,都以最快的速度修復了,我軍在調整后,決定第三次炸橋。

最后一次炸橋不光橋梁,就連基地都炸毀了,再也無法修復的美軍一度絕望了,他們上報美國本土,請求緊急救援。于是美國又連夜從日本定了8座橋梁,用「空投」的方式運輸進來,最終他們還是成功撤退了。

這次戰斗結束后,我軍死亡人數近2萬人,光凍死人數都達2千,凍傷更是近3萬人,雖然我們成功退敵,但是付出的代價也相當沉重。

據說當時的美國第十軍的軍長阿爾蒙德曾坐著飛機到前線視察,當時的志愿軍仿佛不怕死的惡魔,美軍在下方苦苦掙扎,戰場上血肉翻飛,人的命運如此渺小脆弱,在殘酷的戰爭面前,只能無助地等待死亡,看著這一幕的阿爾蒙德,忍不住掩面痛哭。

圖:左三阿爾蒙德冰雕連到底是什麼連?

在美軍退出水門橋后,美軍擔驚受怕,生怕志愿軍在前方埋伏著他們,于是派了偵察兵去前方偵查,偵察兵過去后,突然在前方看到了整整齊齊趴著的志愿軍,他們手里握著槍,好像正在發起進攻,這差點讓美軍嚇破膽子。

但奇怪的是,等了許久他們都一動不動,偵察兵上前查看情況,才發現那些士兵早就凍成了冰雕,保持著戰斗的姿勢,眼睛始終堅毅的看向前方。

後來接受記者采訪的美軍司令說:「直到這一刻我才我明白,中國人是不可能戰勝的,他們就是地獄爬出來的惡魔,他們太可怕了!」

這個載入史冊的「冰雕連」時至今日都讓我們心痛不已,他們一共三個連,這三個連是我軍第九兵團為了實現對敵人的「圍追堵截」,早就派出駐守在水門大橋前高地上的,他們埋伏在戰場上嚴陣以待,以期望給敵人一記痛擊。

只是,他們還沒等到敵人,就已經被凍成了冰雕,戰士們至死手中還握著槍和手榴彈。這三個連分別是第二十軍六十師一八零團一營二連;第二十軍五十九師一七七團二營六連;八十師二四二團二營五連……

圖:志愿軍這場戰役迄今幾十年了,依舊是國人心中的傷痛,也是美國人不敢回憶的恐懼,這場戰役到底是慘勝還是完虐敵人,其實阿爾蒙德掩面哭泣的時候已經有了答案。

抗美援朝戰役的勝利,反而讓我軍內心悲痛不已,這些戰死沙場的將士,有些被人熟知,但有更多的人不知姓名,不知家住何處。

現在生活安逸的我們,應該多去了解先烈的事跡,多關注戰役的過程,記住這些錚錚鐵骨,從而砥礪前行,這才是不辜負他們,不辜負山河,中華民族必將屹立不倒!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