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僅憑西河首戰,為何說李淵父子有王者之姿?和一制勝法寶有關
2023/05/15

617年的李淵,為了合法征兵的他,是如此的糾結和彷徨。在除掉眼中釘高雅君和王威的同時,也取得征兵的權力,他終于定下了進取關中的重大決策。本來有一搏實力的他,從他的徘徊和彷徨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他不是一位貿然用兵者,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一個看穿他骨子里的老成持重的性格,以及穩打穩扎的作風。

可如果從他首戰西河的部署來看,用將上的大膽,領兵的主要將領,一個是二十八歲的長子李建成,另一個是十九歲的次子李世民,卻又有不一樣的解讀。這個看似和他的性格相違背的決定,其實并不矛盾, 這就像是創業的初創時期,核心的團隊人員不僅需要沖鋒在前,更需要為團隊找到立于不敗之地的武器。

這次小卻重要的戰役,不僅使得李氏兄弟在實踐中歷練了自己,發揮了自己的才能,也是他們為取得首戰勝利作出的貢獻。勝利后的姿態,更讓李淵看到了更大的勝利,如果從李唐王朝取得天下的種種作為,來倒推首戰的作用。這一戰不僅能看到李淵笑到最后的原因,它展現了李淵父子的王者之姿,也看到了這支年輕隊伍的制勝法寶。

為了取得戰略上的主動,對于北邊的突厥,李淵采取的是示弱的姿態,即在經濟和面子上滿足對方,從而為后方的安全取得保障。更重要的是對方的戰馬,正是李淵所需要的重要資源,但同時又沒有公開和隋王朝決裂,僅僅是在各方平衡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這是李淵西河之戰的背景,也解決了他向南用兵的顧慮,為勝利提供了一個安定的后方。

617年的六月,李淵把西河首戰的重任交給了兩個兒子。西河,在今天的汾陽,是進軍長安的必經之路,而且這里的守將是當時反對李淵的主要勢力。李淵之所以讓兩個兒子出戰一來是他們有這方面的才能,李世民就不必說了,早在614年,解救楊廣于雁門,就是他出的主意,李建成也不弱,早在起兵前他就前往河東招兵買馬去了。他們缺的只是更多的歷練而已。

對于兄弟二人,在西河之戰中的表現,《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載的。

「建成、世民與之同甘苦,遇敵則以身先之。近道菜果,非買不食,軍士有竊之者,輒求其主償之,亦不詰竊者,軍士及民皆感悅。」

首先是用行動鼓舞士氣,凝聚人心,團結一致。他們所率領的軍隊,是還沒有經過戰爭洗禮的新兵,如何提高戰力,將整個隊伍的心凝聚在一起,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他們是怎麼做的呢?平時和士兵一起經歷作為一個士兵的苦楚,有點「有飯一起吃,有衣一起穿」的共進退的味道,當遇到敵軍時,作為將領,他們不是在營賬找中指揮,而是和士兵一起殺敵,而且是沖在最前面。

第二招在百姓中樹立與民無犯的形象。對于軍需物品,他們是用買的,而不是強征的,更不允許出現私下里拿百姓的物資,出現不給錢的現象。他們的這一做法,雖說平常,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對內團結了隊伍,對外又取信于百姓。和隋王朝橫征暴斂政策比起來,他們的行軍策略,就更受到百姓的擁護。

第三招也很高明:相信群眾并發動群眾,進行輿論戰。他們要進軍西河不是什麼秘密,對于百姓他們采取的是出入自由的策略,這一招是高明的,進出的百姓,是他們的宣傳員,這支隊伍與民無犯的形象能被帶到城中,起到的是瓦解隋軍的作用,更能起到安定人心的效果。用今天的話說,用輿論而不是武力來對待對手,發動群眾,這一招是高明的,更是可行的。在《資治通鑒》中,對于這一政策是這樣來記載的。

「至西河城下,民有欲入者,皆聽其入。」

對內團結隊伍,對外依靠群眾,樹立起不侵害群眾的切身利益的形象,很快就為這種隊伍帶來了勝利。僅僅用了九天的時間,即使「 郡丞高德儒閉城拒守」,可他們仍然取得了勝利。勝利后的李氏兄弟,又是如何做的呢?

「德儒至軍門,世民數之曰:「汝指野鳥為鸞,以欺人主,取高官,吾興義兵正為誅佞人耳!」遂斬之。自余不戮一人,秋毫無犯,各尉撫使復業,遠近聞之大悅」。

第四招,區別對待對手,瓦解對手,收攏人心。這是進入西河城后的策略,具體來講是這樣的。除了處死了主犯高德儒以外,其余的官吏都被寬恕,社會生活一切照舊。這是對百姓希望安居樂業的最好回應,也是這支隊伍對外的最好招牌。人心需要撫慰,百姓的合理期待能及時回應,這樣的團隊想不勝利都難。

西河首戰,得利的不僅僅是百姓,李淵同樣是勝利者。李淵作為這支隊伍的主心骨,他歷練兒子的目的達到了, 這支新興的隊伍也找到了自己的制勝法寶,那就是用群眾的呼聲來回應群眾,用撫慰心靈的手法來聚攏人心。即依靠群眾,為了群眾。

當李淵聽說兒子們的勝利時,在《資治通鑒》中有一句很生動的描述。

「淵喜曰:「以此行兵,雖橫行天下可也。」

李淵喜得不僅僅是首戰領軍者的做法,更是李建成、李世民這樣做的效果,作為一支新生的隊伍,核心人員對于如何勝利的領悟,是他們在以后的歲月中所需要的,也是他們在王侯的歲月中橫行天下的制勝法寶。

如果他們在以后的歲月中,牢記出發時的初心:除惡卻不損害百姓的利益,讓處于困苦中的百姓看到他們的不一樣,看到這個團隊的新氣象,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越來越大的勝利,和越來越強的勢力, 哪怕是面對再強大的對手,他們都有取勝的信心。他們所依靠的,不是單純的武力,也不是不愛心民力的蠻橫。

這也就是在開頭所說的:為什麼僅憑西河首戰,我們能隱約看到李淵父子的王者之姿,預見得到他們的成功。這是因為有了這種為了天下蒼生的姿態,不僅是別的隊伍所不曾具備的,特別是和隋王朝的橫征暴斂、不愛惜民力種種作為。這支隊伍與民無犯的作風,就成了他們的制勝法寶。

更進一步說, 攻城前,與民無爭,努力塑造一個團結的隊伍;攻城時任憑群眾出入,是相信群眾的表現;奪取城池后,又采取安定人心的策略,積極回應群眾希望安居樂業的呼聲。這才讓我們看到了李淵父子的王者之姿,以及手握的制勝法寶!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