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香港著名影星 孟海因為食道癌離世。根據她的侄女透露,最后兩個月他非常痛苦,離開對他是解脫。
同樣是患癌, 台灣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傅達仁在家人的陪同下選擇了另外一種離開方式。
2019年2月底,傅達仁的家屬公開了他最后離開的畫面。
只見鏡頭前已經86歲的傅達仁久違的露出了笑臉,在家人的陪伴下, 對著給他藥的護士玩笑詢問「必須一口吞嗎?我能不能分兩口?」
傅達仁在快速吞咽完藥后,身邊的家人都面帶微笑為他鼓掌。
掌聲剛落,他的兒子就再也忍不住眼淚,更加用力的擁抱父親,并向父親進行最后的告白「爸爸,我們都愛你」。
而傅達仁先是安慰家屬, 「我不痛」,就對著鏡頭舉杯,露出開懷笑容說「再見」。
最后的場景是他在家人的陪伴下,開心的倒計時,面帶微笑的倒在兒子的懷中。
同樣是面對病痛的折磨,傅達仁在家人的陪伴下,選擇最后理智、體面的離開。
這則視訊一經公布,就在台灣引起了巨大反響, 有人質疑他是懦夫,卻也有許多病患支持。
傅達仁出生于1933年,山東濟南,和那個年代的許多人一樣,傅達仁有個不幸的童年。
他的 父親雖然是國民革命軍少將,卻在他4歲的時候就為國捐軀,在黃河邊犧牲。
而他的母親也因為照顧孩子擔憂打仗的丈夫而疲憊不堪, 在聽到丈夫噩耗沒多久就離開了。
4歲的傅達仁成為了孤兒,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活。 直到後來才被宋美齡成立的「遺孤學校」收留,終于有了正常吃住的地方。
傅達仁從小就身高遠超同齡人,因為這個優勢,他愛上了打籃球。
在學校里,他和所有的遺孤孩子可以每天喝牛奶,可以有安穩的宿舍居住,可以上學識字不用再為活而憂愁。
新中國成立前,他和當時的許多同學一起被帶到了台灣。就這樣,15歲的傅達仁離開了故土,去了陌生的城市台灣。
不過傅達仁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并且一直為之努力。
25歲,他就已經成為了台灣知名籃球運動員,無數人看好他的未來,甚至許多人認為他可以代表台北出席奧運會為國爭光。
可是這個夢很快就碎了, 一次訓練時的意外,他受傷嚴重,不得不脫離籃球場,結束運動生涯。
傅達仁消沉了一陣,就恢復了斗志,想起來平時比賽時會聽到的解說,他決定去應聘籃球解說員。
解說員不僅要了解相關規則技巧,更要有出色的口才,要能夠調動觀眾的情緒。
傅達仁剛準備轉職的時候許多人都不太看好,有人建議他去學校當體育老師,有人建議他可以轉職教練。
可是傅達仁不愿意離開籃球場,不想錯過那一場場精彩的比賽。為了能夠面試成功,他下了很大的功夫。
將各個籃球動作規則再次背熟,練習順口溜鍛煉口才,租借之前比賽時錄制的解說視訊進行觀看,學習解說節奏。
在不斷恢復身體并且練習口才后,傅達仁成功進入了台灣台成為一名籃球解說員。
傅達仁的對籃球運動員都了如指掌,解說專業的同時不乏趣味性,很快就成為了當地知名籃球解說員,并且獲得了可以參與點評NBA的機會。
自此之后,傅達仁不僅在體育頻道出現,台灣的許多綜藝節目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無數台灣60后最熟悉的《大家樂》就是他一手創辦的。
在事業不斷攀登高峰的同時,傅達仁的愛情也迎來一朵朵桃花。
他的 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忠實粉絲,兩人在讀大學的時候認識, 饒梨珍當時非常崇拜傅達仁,欣賞他在籃球場上的英姿也崇拜他的不屈精神。
不過兩人的婚姻生活開始的快,也因為傅達仁專心拼搏事業而散。
隨著傅達仁成為電台解說,他迎來了三位同行的第二任妻子。可惜, 他和鄭正鈺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孩子,兩人雖然恩愛但是無子也成為了兩人的心結。
直到1989年,傅達仁平靜的生活被一個青春靚麗但是格外熱情的粉絲打破了。
陳秋萍非常崇拜傅達仁,傅達仁出場的活動每次都參加,青春洋溢又熱情似火的年輕小姑娘很快就打動了傅達仁, 兩人從相差17歲的「忘年交」漸漸變成了「忘年戀」。
1993年,陳秋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懷孕了。已經 60歲對孩子不再奢望的傅達仁剛聽到這個消息就激動了。
他渴望孩子,在聽到消息后,他決定打破和妻子鄭正鈺的平靜,向妻子坦白了自己的出軌事實。
傅達仁已經做好了妻子大哭大鬧的準備,也做好了自己可能被妻子鬧的身敗名裂的準備,可是妻子聽到這個消息后只是沉默。
沉默了兩天后,鄭正鈺表示她愿意接受陳秋萍,就這樣傅達仁沒有失婚,本來的兩口之家成為了奇妙的4口之家。
鄭正鈺對陳秋萍的兒子視如己出,更是格外照顧比她年輕十幾歲的陳秋萍,兩人很快就相處的宛如親姐妹。
傅達仁曾經最遺憾的孩子有了,事業又一直順利紅火,許多人都非常羨慕他的生活。
可是樂極生悲, 在2016年,已經83歲的傅達仁突然感到身體不適。
去醫院檢查后他得知了噩耗, 他患上了胰臟癌。
不到一年,傅達仁這個一米八的壯漢,從160斤的體重變成了98斤。
傅達仁也在這一年經歷了大大小小8次手術。再次出現在鏡頭前,這個曾經帶給無數人歡樂的名嘴卻情緒激動的表示,「我真的想一走了之,太痛苦了。」
傅達仁已經80多歲,癌癥的痛苦讓他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疼痛折磨著他的精神,讓他漸漸暴躁。
可是每次看著才剛20出頭的兒子和妻子愛人的關心,他又只能忍下來。
84歲的傅達仁終于不堪忍受,向台灣當局提出了安樂死的申請。
在大陸這個是被禁止的,但是台灣卻沒有明令禁止,可是因為30多年前的 王明成案件,沒有醫院沒有醫生敢給患者注射。
不僅醫院拒絕,當時的台灣當局蔡英文更是直接駁回了他的申請。
「求死不能」就是當時傅達仁的狀態。他的病已經沒有治愈的可能,而他卻無法再忍受這樣的病痛折磨。
最后醫院的醫生告訴了他一個合法安樂死的地方,「你如果真的想要解脫,可以去瑞士申請。」
傅達仁在2018年,宣布他申請成功,將要去瑞士「赴死」。
登機前,他的老友前來送別,并且挽留,可是傅達仁非常堅決「你們不是我,不知道我有多痛苦。」這是他患病后最常說的一句話。
傅達仁前往瑞士前曾有台灣媒體說他斷腿了,更有媒體說他被大老闆資助去瑞士養老了。
傅達仁不得不公開回應,「我前前后后總共花費300萬左右,都是我一生的積蓄,沒有任何老闆資助,我也沒有斷腿斷胳膊。」
可是他的這一回應卻讓一些台灣人質疑他自私,兒子還那麼年輕,剛結婚,他卻將家里的大頭全部用來「赴死」,還不如留給家人。
不過也有許多病患支持,直言「癌癥后期非常痛苦,折磨的人生不如死,如果可以無痛死亡,那對所有癌癥晚期患者都是福音。」
傅達仁沒有管輿論,但是他的家人特別是他的兒子卻從2018年到現在都一直備受質疑。
安樂死是全球都備受爭議的一個項目,不過如果真的是病重患者,不治之癥的患者,如果醫院能夠提供合理價格的安樂死項目,應該很多患者都會選擇這個無痛選項。
國人也曾有很多癌癥晚期患者因為不堪忍受病痛選擇自盡,曾經有許多不治之癥的患者面對采訪悲痛的表示「家里為了我耗盡了積蓄,但是我不想治療,只希望解脫。」
社會是否可以安樂死?是個社會問題,不過也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后大家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件事情,更加理性地看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