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那個「籃球女孩」錢紅艷嗎?
最近,她又上了熱搜。
4歲失去雙腿,卻在7年后走上了體育道路,一鳴驚人。
她的故事,在任何時候都是一道光,能讓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人看到一種希望:被命運打翻在地,啃了一嘴泥之后,只要咬牙站起來,也能活得很好。
這是一個勵志故事,也是我們普通人最需要看的故事。
1996年12月,錢紅艷出生在云南的一個小山村。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民家庭,除錢紅艷外,家里還有兩個弟弟。
僅以務農維持生計太過艱難,于是錢紅艷的父親外出打工,母親留在家中照顧老人和孩子。
繁瑣事務之下,錢紅艷的母親常常分身乏術,難以對每個人照料周全。
因此,孩子們常常在母親視線之外活動,所幸的是一直沒有出什麼事。
但是,在2000年10月的某天,一聲炸雷把這個家的美好希望劈得粉碎。
那天,錢紅艷與村里的小伙伴們像往常一樣,在道路旁邊玩耍。
嬉戲中,她的鞋子不小心掉在了路中央。
正當錢紅艷跑過去撿鞋子時,一輛大卡車呼嘯而過,霎那間把她卷入車底。
當時,錢紅艷直接休克,整個人昏了過去。
她的腰部以下全部卷在車輪里,血肉模糊、慘不忍睹。
隨后趕來的家人看到這一幕也是差點暈厥,趕緊把錢紅艷送往當地縣醫院。
雖然搶救及時,但是因為小縣城的醫療水平實在太落后了,無法保證治療效果。
一旦手術失敗,還有可能危及錢紅艷的生命。
無奈之下,父親迅速做了抉擇:截肢保命。
從此,錢紅艷的身體只剩下一半,盆骨以下全部截肢。
手術之后,錢紅艷恢復了意識,第一句話是問媽媽:「我的鞋子呢?」
她說,她的「腳」很涼,很冷。
母親聞言,當場崩潰大哭。
手術后很長一段時間,錢紅艷都只能臥床靜養。
後來傷口痊愈,她也只能趴在地板上,用手費力地匍匐前進。
有一次,弟弟問她:「姐姐,你每天這樣爬,會不會很累?」
錢紅艷無話可說,笑著搖頭。
大概命運就是這樣不講道理的,當它降臨到每個人身上時,沒有什麼公平可言,也不接受任何指責和質問。
無論是好是壞,都只能接受。
為了給錢紅艷做手術,父母早已散盡家財,還背上了債務。
錢紅艷沒有錢裝假肢,時間一天天過去,她的手臂由于長期爬行布滿了斑駁的疤痕。
家人雖然心疼,可是一時之間也無計可施。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有一次,錢紅艷的爺爺出門時,看到門外的小孩子正在踢皮球。
于是,他找來一個舊籃球,從中間切開,把里面填滿棉花,再縫上軟布,墊在孫女身下。
然后又找來兩塊木頭,磨出手柄,讓她用這兩塊木頭支撐著地面移動。
一開始,錢紅艷還不能靈便地使用這兩個工具,常常跌跟頭,摔得青一塊紫一塊。
而且,她在學校的生活也不盡如人意。
雖然沒有遭到老師和同學的歧視,上廁所卻成了一個大問題。
由于截肢后身體的形狀,她無法使用普通的座椅,家人給她特制了一把有扶手的椅子,以便把她「固定」在里面。
要離開座位,就必須讓老師或者同學把她抱下來;想要上廁所,也要請同學和老師協助。
久而久之,她也覺得不能一直這樣麻煩別人,于是盡量不喝水,吃飯也不喝湯。
所幸,後來她終于順利地學會了利用籃球「行走」。
從家到學校的幾百米,錢紅艷要「走」幾個小時,一年內磨壞了8個籃球。
盡管困難重重,可錢紅艷從來沒有泄氣,她的成績始終在班里名列前茅。
努力的姑娘,也終于得到命運的眷顧。
不久之后,她的事跡被媒體報道,「籃球女孩」引發全社會關注,她在好心人的捐贈下裝上了假肢。
2007年,當地殘聯工作人員邀請錢紅艷觀看殘運會比賽,當時那一屆殘運會剛好在云南昆明舉行。
在那里,殘障人健兒們奮勇拼搏的身影重重撞擊著她的心門:原來,人生還有這種活法!
也是在昆明,她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貴人:國家殘障游泳隊主教練張鴻鵠。
從此,錢紅艷加入了張鴻鵠在云南創辦的游泳俱樂部。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一開始,事情進展得并不順利。
張鴻鵠見到錢紅艷的第一感覺是,「一點笑容都沒有,一句話都沒有,冷冰冰的。」
僅僅是穿上泳衣這個簡單的動作,對錢紅艷來說就無比艱難。
她也恐懼別人異樣的目光,恐懼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殘缺的身體。
第一次下水,錢紅艷回憶,「差點被淹死」。
由于沒有雙腿,她在水中很難保持前進的方向,屁股后面常常帶著一個漩渦,只能左右搖擺而難以前進。
不過,她沒有就此放棄。
每天在訓練館、健身房里揮汗如雨,每天要游泳超過一萬米。
沒想到正式進入訓練之后,原先的殘障卻意想不到地幫了她的忙:由于長期用雙臂行走,她的手臂肌肉極為發達,相比別人擁有很大的「先發優勢」。
後來她終于能像一條魚一樣進退起伏,在水中感受到久違的自由。
她說她喜歡游泳,因為在水里,她不再因為缺少雙腿而總是落后于人。
兩年后,拼命訓練的成果初步顯現:錢紅艷在云南省第九屆殘運會上拿下三枚金牌,同年又在全國殘障人游泳錦標賽中奪得1金2銀。
2016年,錢紅艷順利入選國家隊,在里約殘奧會中為國爭光。
這個過程中并不輕松。
有時候覺得很累很難,錢紅艷游著游著就哭了。
不過她一般在水里默默流淚,這樣誰也不知道她哭過,除了她自己。
2011年深愛她的爺爺去世導致錢紅艷比賽失利,成績不佳。
那段時間教練對她在爺爺去世后的表現看在眼里:話變得少了,有時候會心不在焉、郁郁寡歡。
雖然進入國家游泳隊之后,這份事業也有固定的補貼,使她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依賴家人養活。
但家里兩個弟弟還在念書,父親長期在外打工;母親種桑養蠶,獨自操持家里的一切事情,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
這些都是錢紅艷埋在心里的痛苦,她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座大山需要翻越。
不過,一如當年失去雙腿后一樣,打擊和苦難沒有磨平她對生活的熱情。
如今,錢紅艷仍然是一名現役游泳運動員,2017年,她還在家鄉陸良縣的殘聯找到了一份工作。
她說,「我要接觸更多的殘障人,以后對他們能有一些幫助。」
自己淋過雨,便想為別人撐一把傘,經歷過生活的種種不理想以后,仍堅定地當個理想主義,這是讓益美君覺得最動容的地方。
曾經有人問過錢紅艷一個問題:「那些痛苦的日子,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她回答,「說到底,人應該是要往前看的。」
這句話是無可奈何,卻也是一種自我治愈的能量。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總是對不好的東西念念不忘,只會給自己套上一道枷鎖,止步不前,無法及時抓住前方可能出現的好運。
這幾年,大家都過得不那麼容易,如果你有時也覺得生活不公,那不妨想想錢紅艷吧:
那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給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原本是窮途末路的劇情。
可是,錢紅艷憑著一股精氣神,硬是咬著牙一步步熬了過來,且活得多姿多彩。
如叔本華所說: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一場災難,但只要我們還活著,就要去面對各種各樣的災難,即使生活中有很多痛,也要學會熱愛生活。
苦難本身沒有價值,也不會帶來任何成功,沒什麼好歌頌的。我們談苦難,真正想說的是正視苦難的心態。
厄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帶來的有可能是不可承受的打擊,也可能是難以熄滅的動力。
希望與生活交手的這些年,你可以永遠做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