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2萬騎兵3年突襲8900公里,蒙古第一次西征有多神?
2023/05/11

編者按:蒙古三次西征,直接影響了歐亞大陸之后近千年世界格局、歷史發展和民族面貌,比如那句「把俄羅斯人切開,里面是個韃靼人」。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徹底打通歐亞大陸、打垮古羅斯諸國的蒙古第一次西征。

1219年,蒙古成吉思汗為了復使臣被殺之仇,入侵中亞的花剌子模帝國。在蒙古將領們的進攻下,花剌子模瓦解,國王摩訶末病死于里海孤島上,其子札蘭丁離開故土尋找復國之機。

當奉命追擊摩訶末的蒙古將軍哲別與速不台收到前者的死訊后,請求成吉思汗允許他們繼續征服三年,然后通過高加索返回蒙古。

最終,成吉思汗同意了哲別的請求,并任命速不台為他的副手,二將率領為數二萬的軍隊進發。之前他們曾在追擊摩訶末時經過剌夷城,當時由于急著追擊,該城只有一部分遜尼派居民被掠奪。而現在這群居民找上哲別,利誘他去攻擊什葉派的圣城忽木,于是哲別如其所愿攻占忽木,但讓剌夷居民沒想到的是,哲別認為這些能看著同種信仰的同胞被屠殺而無動于衷的人不值得信任,于是轉頭毀滅剌夷。

之后二將就決定把哈馬丹作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那是厄爾布爾士山脈的一座富饒的城市。就在蒙古軍接近時,哈馬丹人投降。大軍繼續前往位于土耳其、里海和波斯灣路線十字路口的可疾云,這是一個以其地毯制造業和巨大的絲綢倉庫而聞名的商業和戰略中心。和哈馬丹不同,此處反抗尤為激烈,1221年2月初,蒙古人一條街道一條街道地侵入城市,最終攻克全城,屠殺四萬居民。接著洗劫了贊章后,蒙古人結束了對波斯北部的掃蕩,繼續西征。

同時,阿塞拜疆的領主月即別通過向蒙古人提供大量的金錢、衣服和馬匹來保住他的大不里士。獲得大量補給的軍隊從大不里士北上,在木干草原過冬。此處庫爾德人和突厥蠻人的加入為蒙古人增強了軍力。

哲別和速不台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于1221年1、2月對格魯吉亞王國進行偵察,目標不是征服而是掠奪,庫爾德人和突厥蠻人的士兵被編為前鋒,擊敗格魯吉亞的軍隊。

1221年3月,蒙古人返回阿塞拜疆,并圍攻了蔑剌合,用俘虜為前鋒發起襲擊,月底占領城市,殺死大部分人口。之后矛頭再次指向哈馬丹,然而這一次該城沒有投降,蒙古人在經歷苦戰付出許多傷亡后占據并劫掠了該城。

1221年后期,蒙古人再次向北渡過庫拉河進入格魯吉亞。1222年春,格魯吉亞女王魯速丹調回在里海準備參加十字軍作戰的主力三萬人嚴陣以待。雙方相遇后,速不台指揮蒙古騎兵沖殺過來,誓報上次兵敗之仇的格魯吉亞立即全軍出動,雙方混戰不多時,蒙古軍開始后退,格魯吉亞軍緊追不舍,進入一個隱秘地帶。哲別指揮埋伏于此的五千蒙古軍突然沖出,截斷敵軍的退路,速不台立即回兵反攻,格魯吉亞軍遭遇前后夾擊,大部分被包圍殲滅,其將不敢再戰,退守國都第比利斯。蒙古軍因格魯吉亞地形險阻不愿深入,轉向設里汪國,在攻破其首府舍馬哈后,蒙古軍脅迫國王派來的議和使者帶路通過了位于高加索山與里海之間的打耳班隘口,為了穿越此地,蒙古軍不得不放棄攻城器械,在寒冷中損失了數百人后,進入阿蘭和欽察地區。此地分布著諸多草原部落、阿蘭人、列茲金人、切爾克斯人和最強大的庫曼人(又稱波洛維赤人)。

阿蘭人是伊朗語族部落,庫曼人是突厥語族部落,各族聚集了約五萬名士兵來抵御入侵。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哲別、速不台遣使對庫曼人說:「我們雙方出自同一氏族,而阿蘭人是我們的異己,讓我們締結互不侵犯的協定,想要金子、衣服都可以給你們,只要將阿蘭人留給我們。」庫曼人得到許多財物后便退兵。蒙古軍打敗了阿蘭人,迫使他們投降后,接著向已經四散離去、毫無防備的庫曼人發起進攻,將庫曼諸部落各個擊破。蒙古騎兵沿著頓河追趕逃跑的庫曼人,直到亞速海北岸。

重視貿易的威尼斯人看到了好處,與蒙古人締結同盟,后者同意摧毀他們遇到的任何其他歐洲國家的貿易站,在蒙古人追趕庫曼人時,哲別就派遣了一支軍隊前往熱那亞共和國設有貿易站的克里米亞,劫掠了熱那亞人的城市速答黑(在克里米亞半島南部,今天烏克蘭的蘇達克)。威尼斯人獲得了進入中亞以及蒙古帝國腹地的權利,為日后馬可·波羅旅行的播下了種子。

庫曼部落首領之一忽灘(即《帝國時代2》的可泰安)在蒙古軍的追擊下逃入俄羅斯。自基輔羅斯解體后,俄羅斯分裂成許多獨立的公侯國。忽灘請求他的女婿加利西亞大公「勇敢者」姆斯吉斯拉夫·姆斯吉斯拉維奇給予軍事援助,用唇亡齒寒為由發出請求的同時還送去大批禮物。于是,「勇敢者」姆斯吉斯拉夫在基輔舉行的公爵會議上提議說如果不援助庫曼人,那麼他們就會同侵略者聯合進攻本國。

會議認為應該拒敵于國門之外,開始準備出征。分別來自基輔、加利西亞、切爾尼戈夫和盧茨克的四名姆斯吉斯拉夫、斯摩棱斯克的弗拉基米爾、沃里尼亞的丹尼爾、庫爾斯克的奧列格等紛紛召集部下。然而統一行動卻受到了當時國內存在著的割據狀態的影響。蘇茲達爾大公尤里就沒有參與出征,雖然許諾派侄子率軍加入,卻遲遲不露面。盡管如此,幾乎所有南部和西部的俄羅斯公國都參與其中,還加上了忽灘的庫曼人。

哲別和速不台的任務顯然只是探索茫無所知的西方世界,并未受命攻擊俄羅斯人,所以并不打算與他們為敵。摧毀速答黑后就兵分兩路,哲別向西朝著頓河出發,速不台洗劫亞速海沿岸城鎮以保衛后方,途中還得到了當地的五千兵力。現在他們從威尼斯人以及其他居民口中得知近百年來俄羅斯人備受欽察諸部侵略,便利用雙方的仇怨進行外交活動。正當聯軍向第聶伯河下游集中時,速不台派遣十名使臣去商量與俄羅斯聯手共抗庫曼人,但各公爵知道這是一個挑撥離間的陰謀,于是把十名使者一齊殺掉,做好了決一死戰的準備。

根據一些歷史學家的說法,俄羅斯—庫曼聯軍總共有八萬至十萬人。根據較少的估計,也有四萬至四萬五千人。而蒙古人顯然認為這是一支強大的軍隊,竭盡全力進行分化瓦解。雖然聯軍在人數上占優勢,但諸公國的軍事組織受到封建分裂的負面影響。諸公爵和城市的軍隊分散在廣闊的領土上,彼此之間松散地組織在一起,而為大量的軍隊集中帶來了困難。

但是,聯軍在武器裝備和戰斗編隊上都超過了蒙古軍隊,他們最初的計劃是:「勇敢者」姆斯吉斯拉夫領軍沿第聶伯河前進,基輔和切爾尼戈夫軍向更遠處進發以阻止敵軍沿水路逃走,庫曼軍繞道敵軍后方切斷退路。

來自各個公國的俄羅斯軍隊渡過第聶伯河,向東方的欽察草原開去。駐扎于第聶伯河東側的蒙古人偵察到聯軍的舉動,正等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的增援,他當時正在咸海周圍活動。然而,術赤的得病意味著不會再有援軍前來。于是哲別和速不台開始向唯一能遠離俄羅斯軍隊的東方移動。

如此行軍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選擇有利地形,便于發揮蒙古騎兵的特長;二是第聶伯河流域殘破不堪而頓河下游比較有糧,敵軍越前進則補給越困難。

1223年5月19日,聯軍渡過第聶伯河,哲別率領蒙古前軍靜靜等候,命令手下千夫長哈馬貝率為數一千人的部隊作為敢死隊,自己率領主力假裝撤退。俄羅斯騎兵人高馬大,槍沉斧快,哈馬貝率領少數親兵英勇堅守,終因受傷被俘。「勇敢者」姆斯吉斯拉夫見前鋒大獲全勝,即命將哈馬貝交給庫曼人處死,隨后取消庫曼人切后路的任務,命忽灘和自己一起率領本部騎兵追擊哲別軍,如此一來便中了分散兵力之計。

蒙古軍在撤退的同時,又派兩名使者去會見俄羅斯諸公爵,但同樣也沒有收到效果。公爵們放回蒙古使者,繼續進兵。哲別帶領蒙古前軍邊打邊撤,一連退卻了整整十二天,俄羅斯人向東南方向開拔,來到迦勒迦河畔(今烏克蘭北卡里奇克河),并于1223年5月31日爆發了那場激蕩人心的戰爭。

在公爵會議上討論下一步行動計劃時發生了紛歧,基輔公爵姆斯吉斯拉夫主張在迦勒迦河右岸同蒙古軍作戰,其他公爵則低估了對方的力量,要求渡至迦勒迦河左岸并立即出擊。紛歧影響了軍隊的進一步行動。基輔的一萬軍隊在河右邊安置設防營地,袖手旁觀。「勇敢者」姆斯吉斯拉夫、沃里尼亞的丹尼爾和庫曼部隊去迎擊敵人,渡過了迦勒迦河。戰爭中每個將領各自為政,對戰局產生了有害的影響。軍事行動缺乏統一的計劃和統一的領導,各個大公互不配合,各有所懼。

丹尼爾和忽灘派到前方的部隊與蒙古軍主力進行戰斗。之前一直后撤的哲別軍成功將敵人引入速不台軍的包圍圈中,渡河后轉頭進攻。速不台派出千夫長布智兒,先是經過騎射手射箭,再轉為重騎兵沖鋒出其不意地襲擊了聯軍。蒙古軍主攻忽灘的庫曼軍,吃過蒙古軍的苦頭的庫曼人士氣本來就不高,在猛烈沖擊之下立即崩潰,逃離戰場,致使俄羅斯聯軍陷入混亂狀態。前線部隊潰散時,后方的軍隊還沒有到達戰場。沃里尼亞軍在防線上開辟缺口以便庫曼人撤退。然而,蒙古重騎兵沖過新形成的缺口,配合的側翼騎兵用包圍使敵軍無法布陣。切爾尼戈夫軍并不知道戰斗已經開始,正在前進時與撤退的庫曼人迎面相撞。蒙古騎兵利用煙幕彈破壞聯軍的協調能力,利用切爾尼戈夫防線的混亂進行攻擊,導致防線坍塌。切爾尼戈夫的姆斯吉斯拉夫戰死,其軍隊幾乎被消滅殆盡。

蒙古人追擊庫曼人,同時從四面八方攻擊加利西亞—沃里尼亞部隊,使其無法布陣。「勇敢者」姆斯吉斯拉夫和其他公爵的軍隊在蒙古軍的長矛沖擊下被迫撤退,和丹尼爾帶著少部分士兵逃出生天,設法將剩下的部隊帶到第聶伯河的西側,摧毀所有找到的船只以阻止敵人過河,最后于1228年去世,然而大部分的軍隊被包圍殲滅。忽灘也成功逃離,但他的兄弟和兒子都戰死沙場。

追擊中蒙古軍以部分兵力包圍了基輔軍營地,致使公爵們沒有時間集結軍隊。基輔軍隊反擊了3天,損失慘重,而蒙古軍見攻營麻煩,于是再次謊稱允許俄羅斯人平安走出營寨,可是當姆斯吉斯拉夫放下武器后,蒙古軍違背諾言將俄羅斯俘虜統統殺死。被俘的大公們按照蒙古貴族不流血而死的方式被置于木板下面,得勝的征服者們坐在木板上喜宴慶祝,將大公們活活用木板壓死。

迦勒迦河之戰中俄羅斯—庫曼聯軍慘重:十八位大公中的九位被殺,普通士兵生還者僅有十分之一,僅基輔的軍隊就死了一萬人左右,除了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以外許多公國都失去了大量軍隊,幾個月里至少八萬俄羅斯人喪生。《諾夫哥羅德編年史》稱:「因我們的罪孽,上帝讓我們之間產生誤解,無數的人喪生,整個城鎮和村莊都彌漫著哀悼、哭泣和悲傷。」基輔羅斯封建主義分散性造成行動的不統一,對地方力量估計不足及庫曼軍臨陣脫逃,這些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分裂的國家抵抗不了外族入侵,分散的軍隊無法貫徹優秀的戰略,而內部團結的蒙古軍則用教科書級的誘敵深入與各個擊破在軍事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戰斗結束后,俄羅斯人畏懼這從邊境涌來的未知恐怖。蒙古軍追擊殘軍到距離基輔60公里的斯維亞托波爾奇,市民聽聞蒙古軍到來,舉著十字架出城求和,卻仍不免「死者萬人」。因為三年之約,蒙古軍并沒有繼續花時間進攻基輔,只是在掠奪之后向東進發,又掠奪了南部的一些城鎮。

大軍渡過伏爾加河,沿河朝東北進入伏爾加保加利亞人的領土,當地人于922年信奉伊斯蘭教,成為伊斯蘭世界與歐洲之間的重要貿易中心,在蒙古入侵前形成了有城鎮和伊斯蘭文化的定居文明,但自十字軍東征起就相對衰落,羅斯諸公國的壓力也迫使其逐漸東遷,但依舊有較強的軍力。其領袖加布杜拉在薩馬拉灣處伏擊了蒙古軍的先鋒,但隨即在更北的卡馬河被主力軍痛擊。盡管最終落敗,但保加利亞人隱瞞了卡馬河之戰,大肆宣揚薩馬拉灣的勝利,導致很多后世史學家相信遠征軍在迦勒迦河之戰后遭到伏擊而損失慘重,但實際上薩馬拉灣的減員甚至不如哈馬貝殿后的犧牲。

還有觀點認為,兀良合台領導蒙古軍參與此戰被打敗,四千精騎損失過半——但如果蒙古軍只剩不到兩千騎怎麼完成日后的戰績?戰后保加利亞人不得不成為術赤封地的外藩,1229年和1232年發起過兩次被鎮壓的反叛,直到1236年被長子西征軍徹底征服。

蒙古軍繼續向東朝會合點進發,途中先是擊敗了烏拉爾河流域的撒哈辛人,又在烏拉爾山脈附近接連擊敗了東部庫曼人和康里人(他們為花剌子模提供過軍隊),兩族從此臣服于蒙古的統治。

勝利之后,哲別和速不台率軍在錫爾河以東的哈薩克草原上與術赤軍會合,并由此出發一起去見成吉思汗。兩位將領帶回一萬匹馬與西方的各種情報,成吉思汗對他們的成就表示贊賞,但不久后哲別就在阿爾泰山以西因熱病去世。成吉思汗將新征服的領地交給術赤管理,從海押立邊境到撒哈辛、保加利亞一帶都成為術赤兀魯思(金賬汗國前身)的土地,是成吉思汗諸子所得封地里最廣的。

本次遠征極為重要:這是歷史上最長的騎兵突襲,二萬蒙古軍在沒有后援和現代導航設備的情況下于三年內騎行了8900公里,征服多個民族,打贏多場以少勝多的主要戰役和小規模交鋒;同時還是蒙古征服東歐的開端,速不台在俄羅斯駐扎了許多間諜,以獲得有關西方情況的報道;但也付出了一萬人戰死的代價。

可悲的是,經此一役,俄羅斯諸公國竟然還不能吸取教訓,團結一致,無法克服封建割據的局面和領主間的矛盾。1237年12月,速不台與術赤之子拔都一起領導的第二次西征,長子西征對俄羅斯諸公國發動了進攻,次年三四月征服了北俄羅斯,之后在里海北的薩萊長期整頓,1240年12月6日征服基輔,進而攻克加利西亞—沃里尼亞,于年底統治了整個南俄羅斯。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