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難大家都知道,它是北宋滅亡的標志。北宋的滅亡很多人都認為是北宋的軍事力量不強,不重視軍事發展的結果。然而導致北宋滅亡的真正原因有兩點。
1、策略錯誤
策略錯誤,使得北宋直接面對強大的金國,且金國此時剛剛建立,戰斗力也很強,這就使得北宋處于危墻之下了。
那麼北宋采用了怎樣的錯誤策略呢?北宋采用聯合金國的策略滅掉了遼國,讓北宋與金國之間的屏障沒有了。北宋為什麼會與金國聯合滅遼呢?這就是童貫的「杰作」了。
童貫出使遼國時認識了馬植,而馬植是個漢人,很想回歸北宋,于是就向童貫提出聯金抗遼的想法。童貫覺得滅遼后,北宋的疆土就擴大了,認為馬植的建議可行。
回到了北宋后,童貫就把這個建議又向宋徽宗說了,并推薦了馬植。宋徽宗不假思索,居然同意了童貫的建議,還獎賞了馬植。
宋徽宗并沒有注意到金國的強大和野心,以為滅掉了遼國,北宋就更強大了,能夠抵御金國。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金國在完顏阿骨打的帶領下,遠遠比北宋強大。宋徽宗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盲目做決定,一手毀掉了北宋。
2、用人不當
用人不當使得北宋最后采用了錯誤的策略。用人不當首先就要提到王安石,他為了變法,用了一些利己主義者,這些人支持王安石并不是為了變法,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童貫就是其中一員,他為了滿足宋徽宗的愿望居然同意了聯金抗遼的建議,很明顯這是童貫為了邀功,并沒有考慮到沒有了遼國,北宋所面臨的危險。
宋徽宗在用人方面也不察,居然相信童貫,蔡京等人,使北宋最后無法挽回敗局了。
北宋敗在用錯了策略,然而策略是人定的,所以用對人是最關鍵的,因此在工作中,要用立公心,有能力和有德的人。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