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應昌大捷,李文忠俘虜大批元朝宗室妃嬪,朱元璋是如何處理的?真正的戰爭才開始!
2022/11/08

徐達在西線與王保保打得火星四濺,李文忠在東線遇到的情況卻出人意料。

元順帝放棄上都后,跑到了應昌,李文忠的任務就是直搗黃龍,徹底解決元順帝。

以他的能力和兵力,這不算個很難完成的任務。

一路上,李文忠除了遇到小部分元軍的頑強抵抗,基本算是進展順利,很快挺進到離應昌百里左右的地方。

萬沒想到,不知是不是被趕出大都后的生活太艱苦,還是害怕落入李文忠手里,從抓獲的一名蒙古騎兵口中得知,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竟然很配合的病死了。

世界上的事有時就是這麼巧合,看來是李文忠和妥歡帖木兒緣分不夠。

生活中我們遇到這種事,通常都是跺跺腳,喊一聲晦氣,然后放棄再找仇家麻煩,人死一了百了麼。

不過這不適用于戰爭。

妥歡帖木兒死了不代表元朝政府就消失了,相反這是個撿漏的絕好機會。

李文忠下令,全軍加速,日夜兼程急行軍趕到應昌,把這座小城包圍。

李文忠的判斷很準確, 皇帝新喪,元順帝僅有的禁衛軍根本無心戀戰,他們再次放棄城池匆匆后撤,明軍當天就拿下了應昌,完美撿漏。

徐達在西線的收獲很豐厚,但與李文忠相比,還差了點意思。

李文忠的戰利品如下: 宋、元玉璽、圖書、玉冊、鎮圭、玉斧等等,以及一大批沒來得及逃走的元朝宗室和妃嬪,其中包括元順帝的嫡孫買的里八剌。

這只是些小玩意,有徐達那邊成千上萬的馬匹和牛羊實惠嗎?

拜托,這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牛馬看著值點錢,卻不稀罕,只要有地方,有人口,沒多久就能繁殖一大批出來。

李文忠的戰利品可不得了, 那是皇帝的全套辦公用品,都是國之重器、傳世之寶,而且還是祖傳的,每樣東西世間僅此一件,別無分號。

其中隨便一樣出現在今天,都能成為故宮的鎮館級別寶物。

在當時,它們的文物價值還沒這麼高,但它們承載的政治意義比今天要高上百千倍。

有了這套東西,朱元璋的政治思想工作就好做多了,既能加強自己的正統性,又能打擊元朝頑固分子的思想,說它們相當于能重復使用的一支軍隊也不夸張。

徐達消滅了更多的元軍有生力量,李文忠讓殘元的班子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兩人功勞都很大。

戰爭為政治服務,要論政治意義,還是李文忠的戰果略勝一籌。

而擒獲的元朝宗室、妃嬪們,還有另一個妙用:獻俘。

獻俘是古代一種隆重的軍禮。軍隊獲得重要勝利后,凱旋時會所獲俘虜獻于宗廟,顯示戰功。

這些俘虜的身份越高,說明勝利越大,皇帝就越有面子。

獻俘流程對于俘虜來說,是一種生不如死的體驗。

他們會被頭綁紅巾、身穿紅衣,每人帶著鐐銬,由軍士從東華門押入來到午門。

在那里,文武百官早已全身朝服,按品序肅立于下。

皇帝在哪呢,他還沒出現,不可能讓皇帝等俘虜吧。

要等所有人到齊了,刑部尚書(司法部長)才能率左右侍郎出班請皇帝登臺,然后鼓樂大作、禮炮齊鳴,穿戴全套行頭的皇帝升坐午門。 三聲地動山搖的「萬歲」聲后,獻俘正式開始。

刑部尚書是主持人,他會一字一頓、字正腔圓地念出這些人干了什麼壞事。

這個過程要求這位司法部長有很足的中氣,他的聲音必須響亮舒徐、直沖云霄,確保所有人都能清楚地聽到。

當然角落里的人聽不清通常問題也不大,但務必保證皇帝和大臣們能聽清,否則就可能被彈劾失禮。

這個環節極其莊重肅穆,所有人都不得發出任何聲音,咳嗽放屁都不行,必須忍住。

接著,刑部尚書會給出量刑建議,通常會有兩種:赦免或處決。

接下來就是皇帝表演的時間,在這麼多人面前,皇帝需要保持神秘莊重,話不能太多。

事實上他的臺詞極少,只需要決定是殺還是放。

這個選擇完全取決于皇帝的意志,并不需要集體討論。

如果皇帝覺得今天天氣很好沒必要殺人,可能將他們赦免;

如果皇帝那天正好心情不好或是決定殺人立威,等待他們的就是人頭落地。

不管是哪種,接下來的環節大家都會欣賞到一個震撼人心的場面。

以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的獻俘禮為例,萬歷皇帝朱翊鈞決定宰了獻上來的61名日本戰俘,他只說了兩個字:拿去。

「拿去」意味著死刑,這個聲音從皇帝一人口中傳出,然后開始由近及遠在人群中接龍。

隨著接龍人數的成倍增加,聲音由小到大,從細不可聞到如電閃雷鳴。

接龍的最后一棒是360位大漢將軍,這些真的都是精挑細選出來,膀大腰圓聲如洪鐘的大漢。

數百條大漢扯直了喉嚨,聲音如同打雷一樣震天動地—— 「最下則大漢將軍三百六十人,齊聲應如轟雷矣」。

時人形容: 「此等境界,可謂熙朝極盛事。」

最高級別的俘虜是敵國皇帝,次點的就是皇親國戚。

這次沒抓到元順帝的太子愛猷識理達臘, 不過有嫡孫等其他宗室,還有一大幫子妃嬪,規格也已經很高。

得到消息,應天的一幫文臣很興奮,這次終于有機會彌補洪武元年攻占大都時,沒有抓到元朝宗室的遺憾,也可以一報 元滅宋時,元軍對宮中婦女的不敬行為。

對待南宋宗室,忽必烈并沒有網開一面, 當時遭到勒索與凌辱的內侍、宮女、妃嬪可不少。

在旁人看來這麼干固然很痛快,可老朱未必會這麼想。

大明天下未定,境內蒙古人色目人眾多,殘元力量依然強大,要想安撫他們,就得拿出高姿態。

在那個封建年代,民族間相互仇殺是司空見慣的事。

但是我們仔細想想,以怨報怨對這個多民族的大一統王朝有什麼好處呢,和睦相處不好麼。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他要的不是逞一時之快,而是政權的穩固。

在派出軍事力量打擊元軍的同時,朱元璋從來沒有忘記懷柔政策,在他手下有眾多蒙古籍的文武官員,在他以后,大明也延續著這個政策。

獻俘雖解氣,目光過于短淺。

朱元璋干脆地拒絕了大臣們的建議,這麼好的政治牌,用來獻俘豈不是過于愚蠢了。

朱元璋下令, 對俘獲的蒙古人等以禮相待,賜給他們漢族衣冠,并封買的里八剌為崇禮候,附贈大宅子一棟。

并且他還貼心地關照中書省,要特別優待婦女,保證她們吃好穿好住好,如果哪個妃嬪想要北歸的,不光發給路費,還派人護送。

當初老朱善待文士,為他爭取了文人縉紳的支持,他顯然嘗到了甜頭。

皇帝的一舉一動受到全天下的圍觀,優待蒙古俘虜,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英明的。

幾個月后開始,就有北元宗室、將領、大臣陸續主動投降。

到洪武四年,沒經過用兵,西北吐蕃諸部都已歸附。

這一年,北元遼東行省平章劉益宣布投降,近塞地區北方基本平定,成果巨大。

是獻俘好還是優待俘虜好,歷史已給了我們答案。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