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應州之戰:一場被文官集團丑化的大捷,大明帝國最后的北伐

應州之戰:一場被文官集團丑化的大捷,大明帝國最后的北伐
2023/04/30
2023/04/30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一手締造「弘治中興」的明孝宗朱祐樘病逝,時年36歲。太子朱厚照即位,改元正德,實為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上台時只有15歲,再加上父親朱佑樘生前一心撲在國事上忽視了對朱厚照的教育,如今朱厚照一下子成為了大明帝國的掌舵人,又失去了父親的制約,一個15歲的少年,可想而知要折騰出什麼幺蛾子來。

其實,朱厚照確是一個天性聰穎的人,特別是他的軍事才能非常出眾,頗有明成祖朱棣之遺風。只是因為缺乏制約和管教,再加上少年的悸動,于是朱厚照上演了一幕幕「驚喜劇」。比如:他經常不在皇城居住,而是四處游玩;又在宮內建設「豹房」成天和一幫太監廝混在一起等等不良現象。所幸,朱佑樘打的底子好,經得起朱厚照的折騰,而大明文官政府的成熟,也讓帝國不至于崩潰失序。

雖然朱厚照有種種不良行為,而且專門和文官們對著干,老是不上朝,荒廢國事。但朱厚照對軍國大事卻是非常在意的,這也是他能夠執政16年的原因。朱厚照非常崇拜自己的先祖永樂大帝(朱棣),時常暢想著在草原上躍馬橫刀。但因為土木堡之變(1449年),朱厚照的曾祖父明英宗朱祈鎮御駕親征瓦剌部被俘)后,大明歷代皇帝再也不敢御駕親征了,而且大明也轉變了國防政策,大明的北方陷入了被動防御的狀態,草原各部騎兵則憑借著騎兵的高機動性,經常性襲擾劫掠大明的北方邊民,大明北方邊境可謂無一寧日。

朱厚照上台后,他不甘心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當時在草原上實力最強勁的是韃靼部達延汗,達延汗系黃金家族后裔,其一心想恢復祖先榮光,他還有個外號叫「小王子」,弘治年間和正德年間,達延汗多次率軍入寇,幾乎每年都要來搞事情,把大明簡直就當成了自己親戚家,一點不客氣的那種。達延汗每次入寇大明,就有飽掠一番,大明的北方邊境軍民深受其害,但因為當時明軍的戰斗力不給力,特別是軍官腐敗嚴重,對這種局面絲毫沒有辦法。

正德十二年(1517年)九月,達延汗再次入寇大明,朱厚照獲悉后,決意拋開文官集團,只帶著親信親征達延汗。朱厚照來到明軍在長城上的重鎮宣府(今張家口宣化區),并自創「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名號指揮長城沿邊明軍作戰。同年十月,達延汗率50000騎兵進攻大同,朱厚照遂以宣府為臨時指揮部進行周密部署,計劃聚殲這支韃靼重兵集團,朱厚照的部署是:

遼東參將蕭滓,宣府游擊將軍時春,率軍駐守聚落堡、天城。延綏參將杭雄,副總兵朱巒、游擊將軍周政,駐守陽和、平虜、威武等地,以上部隊務必于十日內集結完畢,隨時聽候調遣!違令者重罰」

各路明軍接到朱厚照的命令后迅速按照他的部署落實,由此形成了對達延汗的合圍之勢,明軍在大同附近的應州完成集結,韃靼軍也抵達應州戰場,兩軍在此展開會戰,是為應州之戰。在戰場上,朱厚照鎮定自若,指揮明軍作戰,并親自帶隊殺入敵陣,見皇帝都親自上陣砍人,明軍士氣為之一振,戰斗力爆棚,曾經那支聲動天下的大明精銳復活了,他們瘋狂砍殺著韃靼騎兵,似乎要把這些年受的委屈一股腦地全部發泄出來,毫無疑問,明軍大勝,韃靼軍倉皇北逃,此后十多年不敢入侵大明,可見真的是傷筋動骨了。

十二年冬,小王子以五萬騎自榆林入寇,圍總兵王勛等于應州。帝幸陽和,親部署,督諸將往援,殊死戰,敵稍卻。明日復來攻,自辰至酉,戰百余合,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值大風黑霧,晝晦,帝乃還,命宣捷于朝。是后歲犯邊,然不敢大入。——《明史-韃靼列傳》

應州之戰是京城保衛戰后,明軍對草原各部最大的勝利,一戰打出了10多年的和平。可就是這麼一場大捷,卻被文官集團集團潑污水,說此戰明軍就擊殺了16名韃靼軍。如果韃靼只損失了16人,何至于10多年不敢南下,可見這就是個謊言,關鍵是他們連謊言都撒的不嚴謹。而應州之戰也成為明軍最后的北伐,正德十六年(1521),31歲的朱厚照驟然離世,文官集團徹底掌控大明軍權,大明的國防政策被徹底鎖死在被動防御中。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