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社會一直以來都以「唯有讀書高」的儒家思想為社會的主流,這讓不擅長讀書的學生在學生時期很吃苦。然而,在這個成績至上的環境中,有一位家長以一段話回擊了老師,讓他當場無言。 這位家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他的侄女在英文默書中得到了0分,并遭到老師的責罵和罰抄。作為一個關心侄女成長的家長,他為侄女所受的言語暴力感到心疼。
侄女在回家后,偷偷地將0分改成了100分。這位家長并沒有責備侄女,相反非常耐心地安慰和開導她。他告訴侄女,成績不只是學習的全部,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為了讓老師能理解學生們任務繁重、休息不足的現狀,家長在侄女的默寫簿上寫下了一段話。家長希望老師能夠關注學生的個體特點,尊重他們的成長過程。
當老師看到了家長寫的留言后,感到非常慚愧,并在留言上蓋上了開心的印章。這一切都讓這位家長與侄女感到滿意,因為他們并沒有鼓勵孩子考0分,只是認為0分是計分制度的產物,學習不應該只是為了分數。
這一事件引起了許多家長的關注和贊賞。他們表示在一個充滿競爭和焦慮的環境中,有伴陪同學習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習不應該只以成績為主,最好的教育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家長的教育方式應該是以尊重為基礎,關注孩子的成長特點,而不僅僅是關注他們的成績。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培養出獨立思考的人才,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充滿自信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