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李嘉誠,大家都耳熟能詳,甚至可以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都知道他,畢竟他曾蟬聯15年的華人首富。在最新的福布斯財富榜上,李嘉誠的身家是390億美元,大約是2300億人民幣。
在香港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香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籠罩在李家的企業之下。從長江實業到長江基建,從和記黃埔到電能實業。李家的產業幾乎控制著整個香港的建筑地產、電力通訊、金融保險、碼頭等行業。其中最出名的地產更是為李家打下了半壁江山。
1958年,李嘉誠在香港工業區北角買下第一塊地皮,興建了一座12層的長江工業大廈。這是李嘉誠一次正式涉及工業地產。而在隨后幾年,香港社會開始出現動蕩,香港房地產曾一度狂跌,于是李嘉誠抓住用低價大量收購了地皮和舊樓,興建廠房用來出租。
直到60年代末,香港炒房風暴平息,房產價格水漲船高,于是李嘉誠就將之前廉價買入的房產高價拋售,并繼續購買優質的地皮。1971年6月,李嘉誠正式成立了長江實業。次年,長實在香港成功上市,一躍成為華資地產五虎將之一。隨后李嘉誠開始名聲大噪,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地主。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大于努力。李嘉誠進軍地產行業數十年,當別人剛發現地產行業暴利的時候,李嘉誠早已賺得盆滿缽滿。隨后李嘉誠則以低買高賣的準則進軍其他行業,開啟了多元化發展。
而在法國也有一個富豪,跟李嘉誠一樣搞地產起家,不過他隨后卻轉向奢侈品行業,如今更是賺得盆滿缽滿。他就是路威酩軒集團的阿爾諾,阿爾諾今年以2110億美元登上了世界第一大富豪的位置。
阿爾諾如何一步步創造如此龐大的奢侈品王國呢?李嘉誠當年是白手起家進軍地產行業的,而阿爾諾比李嘉誠幸福多了,他從小就生活在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輩幾代人都在法國搞地產的。于是阿爾諾大學畢業后就進入了家族的地產公司。
多年來阿爾諾的父親一直專注于商業地產,不過阿爾諾認為商業地產利潤太低,回本太慢。于是阿爾諾加入家族公司不久后,便轉型做高端的私人住宅,賺了不少錢。隨后阿爾諾成為了家族公司的掌權人。
80年代的時候,法國地產經濟陷入低迷,阿爾諾轉戰美國發展。在美國的3年間,阿爾諾從華爾街學到的一套狼性商業策略。回到法國后,阿爾諾躍躍欲試,他看準了瀕臨破產布薩克。其實阿爾諾是看上了布薩克旗下的迪奧業務。
因為在美國的時候,美國人都知道法國的迪奧,那個時候阿爾諾才發現奢侈品牌的魅力有多大。而剛好有這麼一個機會,于是阿爾諾上演了一場蛇吞象。當時的布薩克是一家比阿爾諾家族企業規模大一倍的法國紡織品集團。
為此,阿爾諾抵押了家族企業,另外再聯合兩個石油集團、英國匯豐銀行和拉扎德銀行,他湊齊了4億法郎成功地收購了布薩克。就這樣阿爾諾向奢侈品行業邁進了第一步。幾年之后,當時法國股市崩盤,路威酩軒集團股票跳水,阿爾諾以低價買進集團股票,而且不斷地增持,最終阿爾諾成為這個擁有眾多世界名牌的奢侈品集團的最大股東。
之后的30年間,阿爾諾都以逢低買進的一貫手法,不斷吞并Fendi、Kenzo等奢侈品品牌。而每次阿爾諾幾乎總能順利趁虛而入,目前阿爾諾已經擁有75個品牌和5600家商店,覆蓋包包、手表、珠寶、化妝品、香水、時裝、酒業等領域。
就這樣阿爾諾被譽為奢侈品之父,也被網友調侃為專門收割富婆的男人。全世界所有富婆的錢有一半都最終流向了阿爾諾的口袋。以至于阿爾諾賺到了2110億美元,相當于李嘉誠身家的5倍多。李嘉誠賺的是老百姓剛需的錢,而阿爾諾則是賺女人心理需求的錢。
其實熟悉李嘉誠的都知道,李嘉誠的身家遠不止390億美元。李嘉誠的390億美元主要來自于長江和記實業跟長實集團這兩家上市公司。單單是他之前在英國的投資就高4000億港元,甚至被媒體調侃說,李嘉誠買下了半個英國。因為英國30%的通訊,30%的電網,28%的客運鐵路,25%的天然氣等都在李嘉誠手中。
另外李嘉誠更多的投資都是通過私人投資基金來完成的,同時因為很多持股都沒有披露,這些資產是無法被外界追蹤到的。
比如說李嘉誠持有的扎克伯格FACEBOOK的3%股份,目前已經達到了300億美元了。所以李嘉誠真正的財富到底有多少,外人也無法估算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