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影視形象
唐玄宗被迫逃亡四川,一世英名盡喪。後來唐軍與叛軍在三條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一條是山西,河北,河東地區。
一條是淮北地區,這條線路也是唐王朝的生命線,南方的賦稅支撐著戰局。
第三條戰線則是已經被叛軍控制的長安,洛陽地區了。
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暗殺之后,叛軍由于內亂戰斗力銳減,如果采用李泌的建議直接攻占范陽,斷絕叛軍的根基,安史之亂將更早的結束,但這個建議卻被唐肅總李亨拒絕了。
李泌就是《長安十二時辰》里那個神奇的帥哥小道士,後來的他將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賢相。
李泌青年時代影視形象
公元757年,以廣平王李俶為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組建了長安方面軍,唐軍對首都長安的反擊作戰開始了!
其實李俶不過是掛名的元帥,戰役總指揮實際上就是郭子儀,只不過牽扯到軍權的問題,所以郭子儀只能是副元帥。
郭子儀影視形象
九月二十七日,唐軍與叛軍在長安城下展開了一場誰也輸不起的戰略決戰!
這時候的唐軍其實是一支多國部隊,里面有重新組建的唐中央軍,指揮官王思禮。
這支部隊已經在以前的戰斗里遭受了重創,剩下的也陪著太上皇他老人家去四川旅游了,現在的這支唐中央軍是新從南方征召的士兵,缺乏訓練和戰場經驗,主要用于后防。
真正能夠作戰的是朔方軍團,部隊指揮官也是戰役總指揮郭子儀。
這是一支一直在邊疆地區與游牧民族作戰的精銳部隊,最輝煌的時期是王忠嗣時期,哥叔翰,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將都是出身朔方,現在是唐肅宗李亨手中最有力的部隊了,所以他們將作為中軍主力使用。
然后就是久負盛名的安西軍了,由于高仙芝,封常青已經被唐玄宗冤殺,指揮官只能是安西軍碩果僅存的悍將李嗣業了。
雖然在與阿拉伯人的戰斗中遭到了重創,但是這支重建的安西軍一直是為了向阿拉伯人找回場子而刻苦訓練出來的,如果不是安史之亂,早去三斯坦找阿拉伯人麻煩了。
這支部隊人數雖然不多,卻是隊伍里戰斗力最強大的軍團了,未來的戰斗中,他們將作為前鋒成為第一批承受敵軍攻擊的部隊。
在安西軍的右翼是來自新疆和田等地的少數民族聯軍,他們與安西軍配合作戰多年,有豐富的經驗。
而安西軍左翼的部隊就比較奇葩了,這幫人是一幫阿拉伯人,神奇不神奇?
這幫家伙是奉大食國(阿拉伯帝國)新任哈里發(國王)的命令來唐朝出使的,可能是路上賊人太多,護送隊伍有點龐大。
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正好趕上了唐軍攻打長安的戰役,就被唐肅宗李亨給征用了,估計應該是雇傭軍性質吧,大把的銀子給收買了。也是,出趟差大老遠的不容易,多掙點錢回家也是好的。
后邊的機動騎兵團是回鶻騎兵,就是今天維吾爾族的祖先,鐵勒九姓,回鶻是其中一姓,後來那八個沒人提了,就被回鶻代表了。從唐初就和大唐和和打打的,也被花錢雇來幫幫場子。
叛軍方面人員構成比較單純,以北方三鎮邊軍為主,加少量契丹騎兵和偽軍(投降的唐軍)。
由于唐軍的騎兵數量少于叛軍,名將郭子儀選擇了香積寺作為決戰地點。香積寺是丘陵地帶,適合步兵比較多的唐軍作戰。戰役雙方兵力對比是2:1,唐軍20萬,叛軍10萬。
雖然兵力占優但由于是多國部隊,唐軍的戰斗力并不是可以絕對壓迫叛軍的。
叛軍在戰斗開始之后利用騎兵優勢首先對唐軍發起了突擊,首先承受攻擊的是安西軍以及西域聯軍和阿拉伯雇傭軍。
安西軍悍將陌刀將李嗣業率領著威震西域的安西陌刀軍四處阻擋著叛軍的攻擊,李嗣業大吼著:「今天不拼命,全軍誰也沒法活著回去了!」
脫去了衣袍,李嗣業赤身上陣,揮舞陌刀親手砍死了十幾個騎兵,穩住了陣腳。
陌刀軍
陌刀是唐朝的一種神奇武器,類似于三尖兩刃刀,隋朝時候叫拍刃,唐代改良之后叫陌刀。
這種武器很重,不是身高力壯的大漢使用不了,價格也昂貴,所以陌刀兵數量不多,就幾千人。
其實就是重裝步兵,戰斗時結陣而進,史載阻擋者人馬皆碎,威力極大,縱橫西域無人能敵。
李嗣業穩住陣腳之后整理了陌刀軍的隊形,親自率領著陌刀軍如墻推進,安西軍緊隨沖殺,所向披靡!
在陌刀軍的奮戰之下,叛軍騎兵的攻擊失敗了,匆忙開始敗退。
陌刀軍
唐軍隨即對叛軍展開追殲,此時,叛軍埋伏在陣地東側的騎兵突然沖了出來,企圖側擊唐軍。
朔方軍大將仆固懷恩率領機動部隊4000回鶻騎兵及時迎擊,迅速殲滅了這支偷襲部隊的大部,穩固了唐軍的側翼。
趁勢追殺之中仆固懷恩又進行了超越攻擊,利用騎兵的速度迂回到了叛軍的后方,與唐軍前后夾擊叛軍。
雙方從中午一直廝殺到了傍晚,最終叛軍大敗,主力6萬多人被殲滅,殘部倉皇逃回了長安城。
作戰經驗豐富的仆固懷恩判斷叛軍無力據守長安,必定棄城逃走,多次向李俶建議立即發起對長安的進攻,全殲叛軍但沒有被采納。
當夜,叛軍立即東撤,倉皇逃走了,這支保存下來的殘軍以后還會給唐軍帶來麻煩,外行領導內行的惡果在不久就會顯現出來了。
這次戰斗中的唐軍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兵力配置上面更加的精細,安西軍的李嗣業率領陌刀軍悍不畏死的搏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仆固懷恩的騎兵戰術運用合理,一錘定音鎖定了勝局也是功不可沒。
香積寺之戰是改變安史之亂走向的重要戰役,在唐軍平定安史之亂的歷史上有著轉折點的地位,勝利的曙光在這一戰之后已經清晰的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