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甲午海戰作戰失敗的罪魁禍首是丁汝昌嗎?1836年11月18日汝昌出生

甲午海戰作戰失敗的罪魁禍首是丁汝昌嗎?1836年11月18日汝昌出生
2022/12/08
2022/12/08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甲午海戰作戰失敗的罪魁禍首丁汝昌嗎?傳言先降后死,為何被稱為愛國將領?1836年11月18日:北洋水師領袖丁汝昌出生

丁汝昌有丁汝昌的問題,但將北洋水師的所有問題推給丁汝昌是沒有道理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地位和作用,他只能背自己應該背的黑鍋,不能替所有人背下黑鍋。

打個比方,一個洋人擔任國足主教練去踢世界盃,結果敗了。

你能說中國足球隊所有問題,都是這個教練的嗎?

當然不是。只能說,洋人教練有一定訓練、用人和指揮的責任,僅此而已。

教練不可能也沒有辦法為整個中國足球的問題,背黑鍋。

同樣道理,作為北洋水師名義上的總負責人,丁汝昌這個提督也只能負自己的責任。

有幾個黑鍋確實同丁汝昌無關。

第一個,就是北洋水師建設的黑鍋。

在甲午海戰之前,北洋水師不但6年沒有購買軍艦,甚至依靠每年100多萬兩白銀的微薄撥款維持。

而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艦,大多是在這6年內購買并且形成戰斗力的。

我們都知道的吉野號,是甲午海戰前1年服役的。

日本艦隊的主力三景艦,這三艘軍艦是海戰前2年服役的。

另外還有主力艦秋津洲號、千代田號,同三景艦服役時間差不多。

說來說去,聯合艦隊的8艘主力艦中竟然有6艘,是在戰前4年購買的嶄新軍艦,戰斗力相當強悍,技術也先進。

日本浪速號和高千穗號區區兩艘比較老舊的軍艦,就有12門150毫米副炮,而北洋水師致遠號、靖遠號、經遠號、來遠號四艘主力艦,才有8門150毫米副炮,差距非常明顯!而比較先進的日本軍艦,就更強了。

以吉野號為例,單艦就有4門152毫米火炮、8門120毫米火炮,總數高達12門。吉野號一艘軍艦,火力就可以壓倒北洋水師四艘主力艦,這還能打仗嗎?

而就是這些最新購買的軍艦,讓聯合艦隊各方面都占據了上風,在海戰中穩操勝券。

相比日本下餃子一樣購買大量昂貴的新式軍艦,丁汝昌形同乞丐一樣向上級要錢。

自知購買新式軍艦沒有希望后,丁汝昌用盡方法要錢更新武器裝備,比如日本艦隊大量裝備的中口徑速射炮。

當時北洋水師的同口徑火炮,射速大概是每分鐘1到3發,而日本的速射炮射速高達每分鐘10發。

當時丁汝昌希望花費200多萬兩銀子,將北洋水師軍艦火炮更換為速射炮。

被上面借口沒錢拒絕后,丁汝昌只能要求花費60萬兩銀子,更換幾艘主力艦的速射炮。

就這樣竟然還是被拒絕,開戰前丁汝昌只能像乞討一樣懇求撥款30萬兩銀子的小數字,先把兩艘鐵甲艦的速射炮更換了。丁汝昌這種可憐的乞討,竟然還是被斷然拒絕。

結果黃海海戰中,日本依靠速射炮火力的優勢,發射炮彈數量竟然是北洋水師的20倍。試問,一場海戰中你發射100發炮彈,對方發射2000發,雙方又是近距離炮戰,你不被打成馬蜂窩已經是奇跡了,還談什麼打贏海戰!

大家想想看,作為北洋水師的炮手,你發現自己發射一發炮彈,對方有十多發炮彈打過來。說真的, 在這種必死無疑、必敗無疑的情況下,士兵不被嚇尿褲子還能堅持作戰,本身就是極為牛逼,堪稱英雄了。

連花30萬兩都無法做到的丁汝昌,顯然無法對購買軍艦來負責。

甚至丁汝昌上面的大哥李鴻章,也無法解決北洋水師持續建設的經費問題。

你要說滿清政府沒錢買軍艦?只是相對沒錢,而不是絕對沒錢。

誰都知道,甲午戰敗后對日賠款2億兩白銀,同時贖回遼南地區3000萬兩白銀,合計2.3億兩白銀。滿清政府最終是拿出了2億多兩白銀賠款,卻不愿意出30萬兩更換一些新式火炮。

另外,慈禧修建頤和園就花費了3000萬兩白銀,一個生日也花費了1000萬兩。

雖然上面就有接近3億兩銀子,對不起,不要說丁汝昌,連李鴻章也是不敢從這里面索要哪怕一兩銀子。

因為慈禧說過一句名言:誰讓我一會不開心,我就讓誰一輩子不開心!

慈禧可不是的虛言恐嚇,這種讓你一生不死不活的事情,她做了無數。

第二,就是北洋水師虛假實力的黑鍋。

李鴻章是軍閥,他在朝中的底氣,完全在于自己擁有的軍事力量強弱。

再說通俗點,軍隊就是李鴻章的本錢,有了本錢才能同上面討價還價,才能有穩定的地位。

所以李鴻章會盡全力擴大自己軍隊的實力,更會夸大軍隊實力。

自從北洋水師建立以來,李鴻章就將它吹噓為亞洲第一海軍。

而北洋水師只聽命于李鴻章,尤其是丁汝昌絕對聽命于老李,這就決定李鴻章的地位不可動搖。

然而對于軍隊吹牛的最大問題,就是一旦開戰就會露餡。

對于北洋水師的真實實力,李鴻章和丁汝昌都是很清楚的。

1891年,清廷決定停購外洋船炮兩年,丁汝昌十分著急的表示:「……從前所購船艦,經歷多年,已成舊式,機器漸滯,運用不靈,比較外洋新式快船,速率懸異,且快炮未備,難資戰守,一旦有事,恐難支拄,請及時增購船炮,以備防御。」

丁汝昌只能說到這種地步,不敢說北洋水師根本就打不過日本艦隊。

由于李鴻章長期的吹牛,當時朝廷內外包括光緒皇帝本人,都認為北洋水師可以輕松碾壓敵人。

所以,甲午開戰以后,包括光緒皇帝在內的各色人等,都催促丁汝昌盡快同日本艦隊決戰,一舉掌握制海權。

而只有丁汝昌有苦難言。他和李鴻章都明白北洋水師不能硬拼,不然很有可能會遭遇毀滅性失敗。但退一步說,就算不去硬拼,水師也一樣會完蛋,無非是多拖延一會。

就李鴻章來說,他不能冒險將北洋水師拼光。水師一旦完了,李鴻章在朝廷的分量也就大減了,更別說還可能因此被政敵掀翻。

結果就是,一面是光緒皇帝反復催促丁汝昌海上決戰,一面則是李鴻章暗中命令避免決戰。

丁汝昌夾在中間,最終只能服從直系上級李鴻章的命令,也為李鴻章背了黑鍋。

不過,軍閥的軍官本來就是家將性質,而不是什麼國家的軍官。

丁汝昌并不是滿清國家的將軍,而是李鴻章的家將,第一就要服從李鴻章。

丁汝昌只是一顆棋子,他的一舉一動只是李鴻章意志的體現,不敢越雷池半步。

作為軍人來說,丁汝昌明白拖延決戰并沒有太多意義,有著這麼好的艦隊還不如決死一戰。雖然聯合艦隊的實力占優,但艦隊的對決畢竟存在眾多的偶然性。只要不是雙方力量過于懸殊,一旦拼起來還是有機會反敗為勝的,不拼也就輸定了。

丁汝昌曾建議先發制人,集中艦隊全力海戰,以占據上風。

豐島海戰前,丁汝昌制定了親率北洋艦隊主力8艘戰艦護航的計劃,就是準備決戰。李鴻章開始不置可否,后來丁汝昌提出「大隊到彼,倭必開仗」、「倘倭船來勢兇猛,即行痛擊」,就完全不同了。丁汝昌得到一頓臭罵,只能放棄初期決戰計劃。

結果豐島海戰失敗后,丁汝昌遭到光緒皇帝多次嚴厲斥責,甚至有被斬首的危險。8月底,光緒帝甚至繞過李鴻章,直接對丁汝昌下圣旨要求決戰,并且革除他的提督職務要求戴罪立功。到了這種地步,丁汝昌實在無法執行李鴻章的避戰命令,最終發生了黃海海戰。

不過,你要說責任都是李鴻章的,這也不對。

光緒皇帝就算不了解北洋水師的真實情況,慈禧應該多少是知情的。而作為一個封建落后的國家,腐敗無能的朝廷,能夠給李鴻章的支持很少,比如北洋水師6年不能購買新軍艦就是好例子。

李鴻章也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做一些挽回工作。他明白北洋水師的真實實力,也只能虛張聲勢偽裝成強大試圖嚇倒日本人。

只是,日本人早就對北洋水師知根知底,不可能被嚇倒。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后感嘆: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凈室,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應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就丁汝昌來說,他當然也是有問題的。

丁汝昌最大的問題是,才能比較平庸,不是力挽狂瀾的大將。他做事顧慮太多,而且基本就是執行李鴻章的命令。

李鴻章有時候命令是自相矛盾的,丁汝昌難以揣摩他的真實意圖,導致指揮混亂。

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丁汝昌應該果斷地將北洋水師的真實情況,以及敵我力量差距較大的事實,告訴光緒在內的滿清高層,讓他們有清醒的認識。

可惜,丁汝昌為了淮軍團體尤其是李鴻章的利益,寧可選擇不斷被各種大臣彈劾、控訴甚至革職,背了無數黑鍋,也絕對不說。

為啥?

以往李鴻章大吹北洋水師多麼厲害,多麼牛逼,借此擁兵自重。

丁汝昌說清楚實情,等于出賣了老上級。對于封建軍閥團體來說,丁汝昌此舉是不可取的,也是叛逆行為。

最終就是,丁汝昌明明知道不能打,卻被迫去和日寇決戰,打一場幾乎必輸的戰爭。

具體指揮時,丁汝昌表現得很平庸。

雙方海戰開始,丁汝昌在定遠號中炮受傷,鎮遠號的信號裝置被打掉。因丁汝昌事先沒有安排第二指揮員,實際上北洋水師各自為戰,胡打一通。

相反,聯合艦隊則使用保持著指揮(雖然期間也犯了錯誤),多次主動變陣。

丁汝昌實際上是沒有指揮,作為大將也算夠丟人了。

另外,在最后時刻,北洋水師實力被削弱嚴重,李鴻章命令要保船。

保船有一定道理,但在陸地作戰連續潰敗的情況下,船是根本保不住的。

既然橫豎是死,不如尋機突襲出港拼命,拼一個算一個。

然而丁汝昌只是坐以待斃,單純服從李鴻章的命令。

結果就是,北洋水師殘余的軍艦包括2艘鐵甲艦,除了作為炮台以外,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到北洋水師覆滅時,連軍艦也沒有破壞,都被日寇繳獲,此時丁汝昌已經自盡。

有人說,丁汝昌最低程度沒有投降,沒有做俘虜。仗打成這樣,將軍是什麼樣的結局已經不重要了。將軍可不是小兵,將軍的任務是打勝仗,仗沒打好,說什麼也是白搭。

二戰中,日本將領也有很多人在戰敗后切腹自盡。仗都打輸了,這些人切腹不切腹,已經無關大局,沒有任何意義。

可以說,丁汝昌打了一場最窩囊,最失敗的作戰。

再說通俗點,丁汝昌這個角色的屬性就是:百分之五十管理北洋水師,百分之五十替李鴻章背黑鍋。

黑鍋總要有人來背!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