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爹,包含著千言萬語,一聲爹,承擔著千萬重擔……
然而這個職位在時代發展中演變得千奇百怪,不是爸爸也不是爹爹,大大、伯伯、叔叔應有盡有。
可讀完這篇文章你才會知道,為什麼古人那麼注重「爹」這個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可不是跟你開玩笑的。
從古至今父與母的職位都是最為「尊」的存在,如何稱呼和對待是我們畢生所學。
其中父親在中華文化中一直被視為家庭權威和辛勞的典型。
因此「爸」和「爹」這兩種對父親的稱呼從最初便承載著子女對父親崇高地位和付出的敬意。
「爹」一字最初出現在中原漢族與北方草原匈奴的交融中。
匈奴人習慣親昵地稱父親為「爹」。
對于「爹」一詞,清朝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指出,「爹」原是古代氐羌人對父親的稱呼,後來傳播到漢族社會。
段玉裁認為,「爹」ADVERTISEMENT
這一考證從漢字形體演變的視角闡釋了「爹」的含義內涵。
而近代學者袁珂在《古代文化導讀》一書中提出,「爹」字最初可以拆分為「老」和「弟」兩個字。
「老」代表父親,「弟」含有后生可畏的意思。
兩個字合在一起,意為父親要防備子女長大后反超自己。
這寓示了「爹」一詞關于父權危機的警示作用。
當「爹」傳入漢語后,漢人注意到它可拆分為「父」ADVERTISEMENT
在那個時候,誰家子嗣多誰家最厲害,所以將孩子多的父親尊稱為「爹」。
當然也有人認為,「爹」最初是源自母系氏族社會的一妻多夫制。
那時候的生出的孩子真得「拼爹」,出生后爹可能多得組個足球隊。
但隨著一夫一妻制成為主流,「爹」作為特定稱謂的本義已變淡。
而「爸」一詞可追溯至古代羌族語言,羌人用它親昵地稱呼父親。
在古代某段時間中,土地荒蕪貧瘠,父權一手遮天,這時「爸」的音節恰好表達了這種情感。
後來漢人吸收羌語詞匯后也采用了「爸」,其發音圓潤,既親昵又尊重,深受漢人喜愛。
漢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商朝時期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我們可以找到「父」這個字的蹤影。
甲骨文中的「父」字形似一個人面,代表「產生子女的人」的意思,它的讀音更接近後來漢語中的「巴」音。
在古代社會,子女對父親的稱呼多使用「父」字,表達對父親的一種肅穆敬意。
相比「父」字的莊嚴,「爹」字更加親民,也更貼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不僅如此,在某些特定地區,「爹」還被使用來表示自己的祖父,寓意著家族的傳承和延續。
隨著時代的演變,滿族語的影響,漢語中出現了「爹爹」的疊詞用法,這種稱呼逐漸取代了莊嚴肅穆的「父」字,成為父親最通用的稱謂。
就連當時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也曾讓光緒帝親昵地稱呼她為「親爹爹」。
父親的不同稱呼,是中國家庭觀念和社會變遷的一個縮影。
從傳統的「爹」,到現代普及的「爸」,這一細微的變化,反映了整個中國社會價值取向的轉變。
在古代封建社會,「爹」是父親最常見的稱呼。
它來源于漢語「嗲」的諧音,與「多」諧音,表達了古人崇尚生育與人口繁衍的觀念。
男丁越多,代表家族興旺和勞動力充沛。
所以,人們普遍希望自己的「爹」能多子多福。
隨著近現代西方文化的影響和社會的變遷,中國的家庭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爸」一詞源于羌族語言,最初代表「依靠」和「仰望」的意思。
後來漢族向西域地區遷徙,它通過民間交流滲透到漢語,成為對父親親昵而恭敬的稱呼。
「爸」的語音簡單通俗,更能貼近現代民主平等的家庭關系。
無論是「爹」還是「爸」再或者是「父」都是書面和社會公認的稱呼。
可是在中國,那麼多人口,那麼多種族,就連口音和口味都那麼多,自然對于爸爸的叫法也有不一樣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大大」的稱呼,或許有些西北的讀者比較熟知。
沒錯,這個奇妙的發音正是爸爸的同稱,而原因其實和祖先的地理位置有關。
當年秦地挨著的三省(陜西、山西、河北)仍能受到犬絨和匈奴的熏陶,就將阿勒泰語系里詞中的「大」傳承到現在。
不僅如此還有某些地區將姑姑叫爹、拜女性為干爹也叫爹……
甚至在蘇北濱海,「爹爹」的稱呼反倒指的是爺爺,類似的還有別的地區。
就像鄂東南,叫爸爸為爺,大爺二爺,就是大伯二伯的意思。
對祖父同輩的人,一般都是名字后面加個爹,比如祖父的同學叫小明,就需要叫他明爹……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還有在以前,母親不是稱作「媽」、也不是「娘」,而是「姐」……
而「且」這個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指代祖先的意思,將母親稱作姐姐,其實就是對祖先的尊崇。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