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4年,十月。
夏侯淵苦戰三年,終于拿下了 隴右。
細看此時的天下大勢,曹操的注意力在漢中,而在江東孫權的注意力則集中在了 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夏侯淵耗時三年拿下隴右的同時,劉備也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拿下了益州。
漢中成為了他們相互爭奪的焦點。
而在荊州方面,孫權對于劉備更加不滿,當時明明是你勸我不要打益州的啊?
怎麼勸著勸著益州就跑到了你自己的手中?
赤壁之戰后, 周瑜、甘寧等眾多部將勸說孫權沿江西行,奪取益州。
劉備開始給孫權瘋狂的洗腦,曹操雖然在赤壁大敗,可是仍舊不能忽視吶!
人家還準備 飲馬于滄海,觀兵于吳會,說不準哪天又準備揍你了,你還是消停一點吧!
再說了,益州一帶地勢險要,孤軍深入,物資不好補給,我和劉璋是又是宗族兄弟,你就算不給劉璋面子,也給我個面子不是?
孫權斷然拒絕了劉備的建議,下令讓孫瑜帶領水師屯駐 夏口,準備進攻益州。
孫權強硬,劉備的態度更強硬。
劉備果斷撂下了一句狠話:
「汝欲取蜀,吾當被發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
你要是真的敢攻打益州,我就披頭散發,遁隱山林。
當然,說完這句話的劉皇叔并沒有真正的遁隱山林前去享受。
畢竟說是說,做是做,這種氣話怎麼能夠當真呢?
劉皇叔的夢想可是匡扶漢室!
他果斷選擇了和孫權硬剛,蜀漢四大扛把子全部出戰,攔截孫權大軍進入益州。
劉備屯兵孱陵,關羽屯兵江陵,張飛屯兵秭歸,諸葛屯兵公安。
孫權無奈,只能下令召回孫瑜。
及至劉備引兵進入益州,將益州輸入囊中,孫權氣的破口大罵:
「猾虜,乃敢挾詐如此!」
你是真孫子啊!做事真是夠絕!
公元215年,三月。
夏侯淵已經穩定涼州、關中局勢,曹操也帶領大軍進入長安,準備南下進攻張魯。
夏侯淵聽聞曹操抵達長安又從 枹 罕回軍攻打武都一帶的氐人、羌人。
大軍進抵下辯,收繳了氐人的糧食十多萬斛,成功為曹操南下掃平了障礙。
不過,曹操在南下途徑武都時,仍舊遇到了氐人的頑強反抗。
當曹操派遣 張耳、朱靈統領前鋒軍進入武都境內,氐人再度興兵反叛,堵塞通道,拒絕曹操大軍南下, 張郃 、朱靈擊潰氐人繼續南下。
四月,曹操帶領主力從 陳倉出發,抵達 河池。
氐王竇茂帶領一萬多氐人,又一次攔截曹操大軍。曹操一怒之下,攻破城池,屠戮城內所有氐人。
漢中這片富饒的土地即將迎來新的主人。
公元215年,七月。
曹操大軍進抵陽平關一帶,張魯準備獻出漢中投降,其弟張衛堅決不降,帶領幾萬人扼守 陽平關,拒絕曹操大軍進入漢中。
關中到漢中一帶運輸糧草極為困難,這一路全為山路,一旦曹操大軍南下,后勤補給面臨很大的壓力。
南下逼近漢中途中,曹操突然猶豫了。
漢中打或是不打,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曹操正猶豫要不要進攻陽平關,涼州從事以及剛剛從武都投降過來的人急于建功,他們勸說曹操,沒啥大問題,陽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遠,張衛壓根沒法協同防守,咱們過去唾手可得。
曹操信以為真,及至進抵陽城關下,曹操大怒,這簡直就是把士兵往地獄里面送吶!
陽平關實在太過險固,張衛利用城墻, 沿著山腰修筑了十余里的城墻,貫通了南北山隘,曹軍只能從山下往山上沖鋒,進攻壓力頗大。
可如今已經抵達陽平關,曹操也只能下令硬著頭皮往上沖。
曹操下令進攻山腰上的營寨,準備以此為突破口,打開進入陽平關的通道。
可敵人憑借險峻山勢扼守營寨,曹軍猛沖幾次ㄙˇ傷無算,仍舊無法攻克山腰上的防御營賬。
更為可怕的是,從關中一帶運輸糧草艱難,曹操軍糧也即將耗盡。
曹操看到這種情況,下令撤軍,馬上停止攻打陽平關。
這麼打下去完全是自ㄕㄚ式的攻擊,必須停止進攻!
不過,陽平關終究沒能成為曹操心中的噩夢,反而成為他心中屢屢制造驚喜的神奇場所。
明年的劉備,同樣會在這里會給他制造巨大的驚喜。
張衛看到曹操主力開始撤退,心中竊喜,山隘上的守城士兵也放松了警惕。
在前線督戰的夏侯淵、許褚聽到曹操的命令,下令讓沖上山頭的士兵們一并撤退。
不過,很快曹操便迎來了驚喜------- 一股前鋒軍竟然意外沖入了敵軍大營。
深夜之中,大軍撤退途中竟然因為迷路闖入了張衛下屬的大營,陽平關外圍的士兵受到驚嚇,倉皇遁逃。
夏侯淵、許褚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夏侯淵更是馬上報告曹操,停止撤軍,果斷攻打陽平關。
聽到這個消息,曹操大叫一聲,哈哈大笑起來。
愛笑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而曹老板不笑運氣也總是出奇的好。
不過,這算得上是他一生中最后的好運。
也許,從他當上魏王的那一刻起,曹氏一族的好運就被他徹底葬送,曹氏子民也許要用幾代人的鮮血去付出沉重的代價。
命運輪回,蒼天何曾饒過誰?
曹操派遣高祚人引兵趁夜在突襲陽平關,陣斬守城將領楊任,張衛當天夜晚棄城逃亡。
在南鄭的張魯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帶領大軍南逃,一直逃到了巴中。
曹操進入南鄭,盡收漢中珍寶。
巴郡、漢中郡所屬各縣全部投降。
十一月,漢中張魯眼看大勢已去,最終選擇投降曹操。
十二月,曹操留下夏侯淵駐守漢中,自己引兵返回鄴城。
公元216年,五月。
曹操達到人生巔峰,被漢獻帝封為魏王。
曾經漢高祖劉邦定下的那句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人共擊之」的白馬誓言,還是被曹操打破。
誓言?
這玩意在戰亂年代值幾個錢呢?
又有誰會將它真正的放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