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關羽打樊城,一個人打孫權和曹操十大名將,四個頂尖謀士
2023/05/17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關羽北攻樊城,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襄樊之戰」。在這場大戰中,關羽一人力戰曹操和孫權十大名將和四大頂尖謀士。

可以說,孫權和曹操都出動了頂尖的武將以及謀士陣容,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是關羽遭遇了部下叛變,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孫權,再加上劉封、孟達不發援兵,見死不救,關羽未必會輸。

那麼,關羽一個人,究竟對抗了曹操和孫權哪十位名將呢?還有哪四大頂尖謀士呢?

先看曹操出動的名將。

首先,鎮守樊城的曹仁和滿寵。

曹仁是曹氏宗族大將,地位是最高的,曹仁在正史記載中智勇雙全,是一代名將。

當時,曹仁抵擋不住關羽,想棄城逃走,這時,滿寵出面勸曹仁力戰,為了表現拼死一戰的決心,滿寵還把自己的白馬沉入水中,以示決心。

《三國志 滿寵傳》記載:寵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聞羽遣別將已在郟下,自許以南,百姓擾擾,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寵乃沈白馬,與軍人盟誓。會徐晃等救至,寵力戰有功,羽遂退。

除了曹仁和滿寵,曹操還派于禁督七軍三萬多人,和大將龐德一起救援樊城。

只是,于禁很倒霉,到了襄樊前線,遇到了一場連綿秋雨,漢水暴漲,于禁七軍全軍覆沒,于禁本人被關羽生擒,龐德不降被殺。

《三國志 于禁傳》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而死。

除了于禁和龐德,還有兩位名將是徐晃和張遼。

于禁和龐德戰敗之后,曹操趕緊派徐晃救援,為此,還不放心,又調張遼趕赴襄樊前線,但是,張遼還沒到前線,徐晃已經擊敗了關羽。

《三國志 張遼傳》記載:關羽圍曹仁于樊,會權稱籓,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遼未至,徐晃已破關羽,仁圍解。

至此,曹操為了對付關羽,出動了六大名將,分別是曹仁、滿寵、于禁、龐德、徐晃和張遼。

在關羽和曹操方面戰事打得非常激烈的時候,曹操聯合孫權,偷襲關羽的大后方,關羽后院失火,腹背受敵,最終敗亡。

孫權方面出動的四位名將是誰呢?

關羽將于禁和龐德擊敗之后,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除了呂蒙,還派了陸遜,陸遜不僅是名將,還是很厲害的謀士。

除了呂蒙和陸遜,孫權還派了大將潘璋和朱然截斷關羽的歸路。

《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權征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軍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據江陵,撫其老弱,釋于禁之囚。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馀騎。權先使硃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于章鄉,遂定荊州。

至此,孫權方面至少派出了四位名將。

曹操的六大名將,加上孫權的四大名將,一共十位名將,關羽一個人打十個,真的太吃虧了。

除了這十大名將,曹操還出動了四大頂尖謀士,為自己出謀劃策,對付關羽。

這四大頂尖謀士,有司馬懿和蔣濟。

當時,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曹操嚇得想遷都,以避開關羽的鋒芒,但是,司馬懿和蔣濟出面,獻計讓曹操去聯合孫權,偷襲關羽,這一招實在太陰了。

除了司馬懿和蔣濟,曹操手下還有兩個頂尖謀士,也在給曹操出謀劃策。

這兩個人,一個是桓階,一個是董昭。

當時,曹操派出徐晃這些援軍,還不放心,怕曹仁和徐晃打不過關羽,想親征,曹操想親自帶兵去救援樊城,這時,桓階出面,給曹操分析,勸阻曹操不要親征,給曹操出謀劃策。

《三國志 桓階傳》記載:階曰:「今仁等處重圍之中而守死無貳者,誠以大王遠為之勢也。夫居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內懷死爭,外有強救,大王案六軍以示馀力,何憂于敗而欲自往?」太祖善其言,駐軍于摩陂。賊遂退。

當曹操勾結孫權,偷襲了關羽大后方之后,孫權讓曹操不要把消息透露給關羽,但是,董昭給曹操獻計,讓曹操故意把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透露給關羽,瓦解關羽的軍心。

《三國志 董昭傳》記載:昭曰:「軍事尚權,期于合宜。宜應權以密,而內露之。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又,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為難不小。露之為便。且羽為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

因此,在司馬懿、蔣濟、桓階和董昭等人出謀劃策之下,曹操全部采用了。

就這樣,在曹操和孫權出動了十大名將,四大頂尖謀士之后,最終聯合擊敗了關羽。

關羽一己之力,對抗兩個國家,再加上部下劉封、孟達見死不救,糜芳和士仁投降,所有的倒霉事,都被關羽遇到了,關羽這才戰敗,可以說雖敗猶榮。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