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朱祁鈺病重,因為朱祁鈺的親生兒子朱見濟早夭,一時間大明帝國陷入了國本(繼承人)危機。我們知道,封建王朝時代,大凡到了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會出亂子,景泰八年正月也不例外。
正月十六日,副都御史徐有貞(土木堡之變中主張南遷的那個家伙)、京師保衛戰中的戰斗英雄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輒以及宦官曹吉祥等人勾結串聯,他們趁朱祁鈺病重、宮內人心惶惶之際,打開被封鎖了八年之久的南宮(京師保衛戰結束后,「瓦剌留學生」朱祁鎮被也先放回大明,朱祁鈺奉其為太上皇,并一直囚禁在南宮)大門,繼而復辟稱帝,是為奪門之變,也叫英宗復辟。
朱祁鎮復辟后,先是把景泰的帝號廢除了,并將年號改為天順,由此開始了他第二段執政生涯。因為在南宮吃了8年苦,受了8年罪,再加上「瓦剌留學」的經歷,朱祁鎮的心態已經扭曲了。本著「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的原則,朱祁鎮開始了瘋狂的反攻倒算運動,他將忠于景泰帝的大臣進行殘酷的清洗和鎮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以謀反最處死了北京保衛戰第一功臣、大明帝國的「救時宰相」于謙,使得天下為之垂淚,除了于謙還有王文、舒良等忠臣也被處死,可見朱祁鎮真是瘋了。
清洗完景泰舊臣后,朱祁鎮開始對「奪門之變」的有功之臣論功行賞,朱祁鎮以徐有貞兼翰林院學士入值內閣,典掌機務,晉遷兵部尚書;晉封石亨為忠國公;晉封張輒為太平侯;以曹吉祥為司禮監掌印大太監兼東廠提督;其余參與奪門之變的所有人員咸皆進職封爵。真真是忠良死于非命,奸邪升官發財,如此這般大明不亂才怪。
果然,奪門之變后不久,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等人之間為了爭權奪利開始了「狗咬狗式」的大亂斗,原因卻很搞笑,因為石亨和曹吉祥的業務水平、政治口碑太低,他們除了貪贓枉法其它的業務一竅不通,做事也毫無底線。而徐有貞雖然人品不咋地,但也還有些政治底線,也有政治抱負,想做點成績,于是刻意和石亨、曹吉祥保持距離,時間一長又開始了互相攻擊,結果毫無底線的石亨、曹吉祥把稍微有點底線的徐有貞趕出京城,發配遼東,石亨曹吉祥的權勢達到頂點。
石亨和曹吉祥斗完徐有貞后,李賢接替了徐有貞的位置,成為內閣新的「當家人」,李賢是個正直的人,他很敬仰于謙,心中痛恨石亨曹吉祥等人的胡作非為,于是暗中策劃如何清除這些害群之馬。李賢先拿高調的石亨下手,石亨和他的侄子石彪是典型的武夫,屬于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那種,再者說他干的那些事實在是太上不得台面了,什麼欺男霸女、殺良冒功、謊報軍功的,連朱祁鎮都看不下去了,甚至想勾結舊部謀逆,最終被錦衣衛及時發覺,石亨、石彪被處死。
如此一來,就只剩下曹吉祥了,按說一個宦官能翻起多大浪,那就真小看曹吉祥同志了,這曹吉祥有位侄子叫曹欽,曹欽手下養了500名敢死隊,戰斗力非常彪悍,而且曹吉祥以前當過監軍,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主,手里又有東廠,情報準的很。他知道隨著徐有貞、石亨「下課」,自己也早晚遭殃。與其被動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于是,歷史上唯一一次太監造反運動發生了。天順五年六月某夜,曹吉祥、曹欽在城內突然發動政變,雖然只有500多人,但個個戰斗力彪悍,再加上朝廷制度規定,城外的軍隊無詔不得入城。而曹吉祥突然叛亂,哪里有詔書能傳出來。曹吉祥來到皇宮門前,試圖騙來宮門,進而控制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所幸守衛發現不正常沒有打開宮門,曹吉祥遂命人火燒宮門,形勢危急。
幸而有總兵孫鏜,因為第二天要出征甘涼,剛剛在兵部辦了交接,身邊恰好有3000京營兵,本來是第二天要出征的軍士,此時成為城內僅有的軍事力量。孫鏜見曹吉祥、曹欽叛亂,遂不等詔書就率部平叛,雖然曹欽的敢死隊彪悍但也架不住孫鏜的正規軍人多,最終叛亂被平定,曹氏一黨盡皆誅滅。此時距離奪門之變不過5年,可以說就是奪門之變的后遺癥。試想如果當天晚上曹吉祥騙開了皇宮大門,結果會怎樣?又或者當天晚上沒有孫鏜在城中,結果會怎樣?也許曹吉祥真的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