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長平之戰究竟有多殘忍?尸骨2000多年都沒清理干凈,現場觸目驚心
2022/12/29

2020年,在山西的一個小村莊里驚現了一處巨大的尸骨坑!

這處尸骨坑高度60厘米,長超過20米,里面布滿了散落的、不規則的尸骨,經過專家鑒定, 這個尸骨坑必定與兩千多年前的長平之戰有關。

長平之戰是歷史上罕見的大規模戰爭, 這場戰役坑殺趙軍約45萬人,時隔2000多年,提起這個數字,依舊讓人們感覺觸目驚心。

長平之戰究竟有多殘忍,才能讓將士的尸骨足足2千多年都沒清理干凈呢?

長平之戰爆發時,又是怎樣的血腥景象呢?

首先,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2000多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長平之戰上。

秦國原本是地處邊緣的小國,不過在亂世中,秦國逐漸攻打中原,參與中原爭霸,逐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到了戰國末期,戰國七雄中, 能夠同時比肩的只剩下了趙國與秦國,兩方的對戰已成定局。

公元前270年,秦國曾經出兵趙國,不過很快就落敗了,也就是在這個關鍵性的時刻, 有個叫范雎的魏人投奔秦國,給秦王獻策「遠交近攻」。

秦王認為很有道理,于是將范雎封為丞相,越過趙國轉而進攻魏國與韓國。

這場進攻毫無阻礙,韓國大敗,之后韓王驚恐萬分,急忙跑到秦國謝罪,為了讓秦國退兵,愿意注定獻出上黨郡,不過, 此時的上黨郡守馮亭卻不樂意了。

馮亭聚集當地百姓,堅決不愿歸降秦國, 他們自愿交出17座城池給趙國,希望趙國能夠出兵幫忙抵抗秦國。

但是趙國能夠成為七雄之一,自然也不是傻子,趙王思來想去,覺得沒準這是韓國的什麼陰謀,并不愿接受韓國的城池。

這時候平原君趙勝跟趙禹 極力勸說趙王接受馮亭,這可是白得的城池,不能失去這個天大的機會,最終在兩人的勸說下,趙王接受了馮亭,將他封為了華陽君。

正因為這樣,引起了秦國的不滿,秦國整頓兵馬,決定出兵趙國, 歷史上慘烈的長平之戰就此爆發。

要說趙王敢接受馮亭的城池,肯定也想到了這樣的結果,而他之所以絲毫不懼怕, 原因是他的軍中有一位戰將——廉頗。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爆發,秦國派出大將王龁迎戰廉頗,廉頗率軍展開了進攻。

第一戰敵方來勢洶洶,首先就斬殺了趙國的偵察兵,又接連斬殺趙軍的裨將, 第一戰以廉頗失敗告終。

第二戰王龁向趙國腹地進攻,趙國不僅損失了四名都尉,還丟失了兩個重要的據點, 這一戰依舊是以廉頗失敗告終。

兩個月后,趙國不再主動迎戰,而是在城墻外筑起了高墻,廉頗帶著戰士縮在宮墻之后不敢露頭,久久不肯開戰。

對于廉頗這一行為,趙王很是不滿,與此同時,秦國也是心急如焚,廉頗閉門不出,如果這麼拖下去,趙國一旦等來外援,自己將功虧一簣。

于是范雎想出了一個計謀,決定讓趙國自己從內部瓦解。

范雎帶著黃金去趙國找廉頗,當然了,他有沒有真的見到廉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下人皆知他找廉頗就可以了。

與此同時他開始散布謠言, 說廉頗已經投降,根本不足為懼,秦國更害怕的是趙括。

趙王原本就對廉頗已經極度不滿,如今又對這個謠言深信不疑,因為在他心中,除了廉頗已經叛變,他想不出第二個數次戰敗的理由。

惱羞成怒的趙王決定換將, 他不顧藺相如的阻攔,任命趙括為將,讓他出征秦國。

在此之前,趙王曾經詢問能否打敗秦國,趙括胸有成竹地保證道: 如果對戰的是白起,我尚且要考慮考慮,但是來的是王龁,此人只能給廉頗當當對手,我出馬不在話下。

聽到趙括的保證,趙王很是滿意,急忙讓他去前線迎戰。這邊的秦國知道趙國換將以后高興異常,連夜暗中更換白起上場。

趙括上任以后, 大肆更換了一些將領,然后率領部隊發起猛攻,一開始秦國佯裝不敵,邊打邊退,一路退到了秦國的地界。

此時的趙括已經被「勝利」沖昏了頭,為了能一舉獲勝,不分析戰局便帶領士兵沖鋒,白起等的就是這一刻。

白起拿出2萬的兵馬從趙括后方突襲,而后又拿出5千精兵將趙軍的陣營攔腰切斷, 最后擋住趙軍的后方供給。

等到趙括發現自己中計以后,想撤退已經來不及了,他們一沒有退路,二沒有補給,被秦軍一下子圍困在中間。

趙括連忙下令就地建筑工事,以抵抗秦軍。

這個時候秦軍也沒閑著,秦王得知趙括被圍困以后, 親自跑到長平周邊大肆征兵,還封了很多百姓當官,百姓樂不思蜀,幫忙攔截趙國的軍糧與物資。

趙國在長平被圍困數日,趙括多次想伺機突圍,但卻沒有機會, 士兵剛開始忍饑挨餓時尚且只是有怨言,但是等到已經威脅到生命的時候,怨言已經消失了。

因為如今人人皆知,再大的怨言也無濟于事,與其抱怨,還不如想辦法活下去。

在趙軍被圍困了一個多月以后, 軍中已經掀起了暴亂,人們為了活命,開始自相殘殺,剛開始的殘殺是為了搶奪食物,后來的殘殺則為了飽腹。

人們為了填飽肚子,不惜殺害同伴分吃,在這期間,趙括曾數次帶兵嘗試突圍, 最后因為突圍失敗,被秦國的亂箭射死。

趙括一死,趙軍更沒有了主心骨,他們投降的投降,餓死的餓死, 最終在趙軍足足斷糧46天以后,剩余的士兵打算向秦軍投降。

原本秦軍是打算接受投降的,但是白起說道: 「趙軍反復無常,如果不全部殺掉,他們恐怕會卷土重來。」

因為一句話,就決定了這些趙軍的命運。

在這之后,白起帶領軍隊對趙軍展開了大肆屠殺,他們將趙軍活埋,一個也沒有放過,隨后又帶兵殺回趙國,斬殺了趙國、以及當初上黨郡的民眾。

這場屠殺足足殺死士兵加民眾,共計45萬人口,瞬間各國震驚。

長平之戰僅僅持續幾個月之久,趙國再也無法成為七雄之一,秦國大勝,成為巔峰的存在。

這場戰役幾乎是整個封建史上最大的戰爭了, 它的慘烈程度在世界上的冷兵器時代都是罕見的,在這之后,一個史無前例的強大帝國即將誕生。

2020年7月15日,在山西省高平市南王莊村發現了一處尸骨坑。

尸骨坑中的白骨姿勢各異,雜亂無章,長度超過20米,專家經過鑒定后認為,這處尸骨坑或許與長平之戰有關。

除了2020年發現的尸骨坑 ,早在1995年也曾發現過關于長平之戰的遺跡。

1995年5月12日,依舊是在山西的高平市,在另一個村莊永錄村,一戶農家父子去自家的梨園干農活,不想竟然挖出了骨骼。

剛開始時父子二人以為是什麼動物死后,巧合之下被埋在了這里,不過隨著他們開始翻土,挖出的骨骼越來越多。

兩人這才覺得不對勁,立即聯系的相關部門,這件事瞬間傳遍當地,人們開始議論紛紛,同時專業的人員也連夜趕到了現場。

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 人們確定這里是一處尸骨坑,隨后考古人員帶著工具來到現場,對這里展開了保護。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行,一個巨大的尸骨坑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這些尸骨層層重疊,并且姿勢各異。

有的頭手分離,有的尸骨上還插著銅制的箭頭,還有的尸骨上有明顯的鈍器所傷的痕跡,除了這一處較大的尸骨坑,還有眾多小尸骨坑。

每一個尸骨坑中的情況都差不多,都是密密麻麻的擺放,其中的震撼程度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在場的人們都被現場的情況震驚到久久不語。

考古專家最終經過鑒定, 認為這就是2千多年長平之戰的尸骨坑。

根據史料記載,當年在長平之戰中喪生的士兵足足有60多萬,其中有20多萬為秦國的士兵, 剩余的45萬則是被白起坑殺的趙國士兵及民眾。

光是從中這些數不清的尸骨坑中就能看出來,這場戰爭究竟是如何的慘烈。

盡管戰國時期已經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但是白起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的這震撼的一頁,始終提醒著我們戰爭是何等的殘酷。

很多人說 國之戰,沒有對錯之分,殺一人為罪,殺十人為寇,殺萬人為雄,殺百萬人就是雄中雄。

古往今來,梟雄有很多,但是白起僅此一人。

時至今日,人們說起這場戰役依舊是眾說紛紜,因為年代依舊相當久遠,雖說有史料對此進行記載,但是也難以百分百地保證記載沒有偏差。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去探尋那些引起紛爭的謎團,恐怕還需要更多的資料與文物去證實。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