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有一場戰役非常的奇葩,雖然不是特別有名,但是卻成為了解放戰爭中最恐怖的一場戰役——太原戰役,在太原戰役中解放軍使用了有史以來最多的炸藥超過70萬斤,接近100萬發炮彈,這個數字比淮海戰役的65萬發還高出不少。
那麼為何太原戰役會有如此巨大的彈藥消耗呢?這還得從閻錫山的百里防線提起。
上圖_ 晉綏軍又稱晉軍、閻軍,隸屬于晉系軍閥
一.百里防線
1948年開始,國民黨軍隊的日子就越來越不好過,從濟南戰役到遼沈戰役,一天不如一天,當時在中國能比蔣介石更著急的也就剩下那些大大小小的軍閥了,其中閻錫山作為山西的地頭蛇,晉系的代表人物,自然也是非常的急。
為了保住自己在太原的一畝三分地,閻錫山迫切的渴望保留山西王的名頭,因此他對山西的重鎮太原自然是寸土必爭。
就當時來講,太原已經成為了閻錫山口中的「紅海孤島」,伴隨著三大戰役的勝利,當時太原的形勢可謂岌岌可危,但是閻錫山可沒那麼容易就放棄自己經營了幾十年的太原城,當時閻錫山為了守住太原做了大量的準備,首先是火力準備,他號稱要以火海戰術對人海戰術,在「二百門重迫擊炮、二百門山炮、五百門步重炮、五千門輕炮」的火力網中將解放軍的有生力量消滅,最后形成所謂的「太原決戰」,一舉扭轉不利態勢,將解放軍擋在山西地區,繼續當他的山西王。
上圖_ 太原環城鐵路邊的敵碉堡群
正所謂「以坑道對坑道、以火藥對炸藥、以猛沖對猛沖、以白刃對猛沖」,但是要說這些概念基本上也只剩下了個空殼子,當時在山西地區,閻錫山先后在運城臨汾晉中等地遭遇大敗,兵力損失高達數萬,到太原戰役的時候,閻錫山只剩下8個師13萬軍隊,但是解放軍足有32萬軍隊,戰斗力更不可同日而語,為了實現有效地防守,閻錫山用上了另外一招:修碉堡。
要說閻錫山修碉堡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當年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就修了不少碉堡,效果不錯,這次他準備故伎重演而且碉堡數量遠遠超過當年,閻錫山專門設立了「碉堡建設局」,用于構筑堡壘防線的建筑材料,他還專門搞了兩個建筑公司,一個是西北鋼鐵實業公司,一個太原東山水泥廠,這倆公司完全為修碉堡服務,其使用的鋼筋水泥可以說超越了以往中國的任何一道防線,閻錫山更是狂妄的聲稱,這個碉堡群可以頂得住150萬人的攻擊。
上圖_ 解放軍部隊向太原前線開進
當時閻錫山重點修建的就是所謂的「東山四大要塞」,牛駝寨要塞小窯頭要塞淖馬要塞和山頭要塞,以牛駝寨要塞為例,當時牛駝寨要塞有十個碉堡,每個碉堡厚度1.5米,下面有隧道,一個碉堡就能屯兵4000人,同時各個碉堡之間互相連通,火力網較差,且配合了大量暗堡,有11層碉堡之間還有深溝地雷和鐵絲網,占據險要地形,非常堅固。
類似于牛駝寨要塞,小窯頭要塞也是十分堅固,十余個小碉堡互相連通,遍布各種防御物,可以稱得上是非常堅固。而且還配合有炮群的密集支援,閻錫山用199門榴彈炮分布防守,組成了密集的炮群火力網,可以說這種防御方法確實對解放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閻錫山想不到的是,這種防御也絕非無法可破。
上圖_ 山西地方部隊晉綏軍
二.雷霆轟鳴
當時徐向前面對的問題就是過于集中的太原城守軍和十分堅固的碉堡群,為了完成對太原城的攻取,徐向前當時制定了先奪取外圍創造有利條件,再一舉攻城拿下的總方針。
為保證攻城火力的有效實施,當時兵團內組建了炮兵輪訓隊,先培訓干部再培訓士兵,最后兵團內70%的戰士都掌握了爆破技術,這一點非常重要,當時有很多暗堡都在地下深處,為了打破這些暗堡用美式榴彈炮和日式山炮都很難奏效,只能依賴爆破,為了完成火力突擊,當時步兵爆破手的攻擊一般是要將炸藥包放在碉堡上爆破或者挖掘坑道爆破,十分的危險,傷亡也十分巨大,可以說能活下來的都是非常少數。
上圖_ 采用坑道爆破的我軍
為了能夠讓將士們成功的爆破要塞,上百萬人的支援民工都踴躍參與炸藥制造和后勤運輸,同時對守軍的策反工作也非常的努力,瓦解的官兵人數超過2.8萬人,而且由于閻錫山的倒行逆施,當時晉綏軍的士兵普遍只能吃12兩的紅高粱米,3餐沒有任何油鹽蔬菜,大部分都患有夜盲癥,為了維持生存,太原城的樹葉植被雞鴨鵝狗等牲畜幾乎被掃蕩一空,各地甚至有賣人肉包子的,所以當時民心也并不在閻錫山一邊,老百姓無不盼望著解放軍的到來。
上圖_ 太原城下的我攻堅部隊
但是盡管如此,攻擊太原城的戰斗依舊艱苦異常,當時閻錫山在牛駝寨的碉堡群非常堅固,在廟碉作戰中,面對一米厚墻壁的廟碉,解放軍先后九次爆破五次突擊耗費了1000多公斤炸藥才炸開了一個缺口,可以說損失極大,而小窯頭爭奪戰更為慘烈,當時閻錫山為了保住小窯頭這個最關鍵的據點,三個團的兵力在炮群的支援下反復爭奪,而且投放日本人留下的毒氣彈和燃燒彈,小窯頭之戰雙方可以說是一開戰就接近白熱化,但是最終解放軍還是戰勝了窮兇極惡的對手,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不過代價是付出了2700人的傷亡。
但相比小窯頭和牛駝寨,在山頭要塞的作戰由于前期解放軍計劃的不完備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傷亡,但是關鍵時刻蔣介石派來了八十三師援軍,這幫人一下飛機就來作戰,結果被擊潰以后反而沖垮了閻錫山山頭要塞原有的防守部隊,導致他們徹底崩盤,造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些時候真得感謝運輸大隊長的神操作。
上圖_ 我軍攻入太原綏靖公署
在拿下了東山的四大要塞以后,解放軍開始重點突破太原城墻,和東山四大要塞的死守完全不一樣,太原城內幾乎是一觸即潰,當時的閻錫山綏靖公署里面只有梁化之等高官自盡,其余的全部幾乎沒做什麼抵抗就被俘虜了,不過太原全城的爭奪戰還是相當慘烈的,不僅水西門到旱西門的爭奪中閻錫山的碉堡群再度頑抗,導致出現了很大的人員傷亡。
而且太原城城墻的抗打擊能力也十分驚人,解放軍動用了4門山炮加12門步兵炮的抵近射擊第一輪并沒有轟塌城墻,第二輪有再度動用60門迫擊炮,8門山炮和3門野戰炮,以及繳獲的部分榴彈炮加上大量的爆破手攻擊城墻才炸開缺口,解放軍最終才進入太原。
上圖_ 閻錫山
可以說這一戰之中,解放軍的勝利既是人民的勝利也是正義的勝利,閻錫山并未像他之前承諾的一樣誓死防守太原,這位山西王的幻夢破滅之后,直接溜到了台灣,只留下他的幕僚們自盡的自盡,被俘的被俘,真是可悲可嘆,可恥可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