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影視劇影響,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解放戰爭進行得非常順利,解放軍打國民黨軍就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簡單。但實際上,在戰爭初期,我方還是吃了不少虧的,比如在攻打歸綏與包頭時就遭遇了諸多不順,部隊傷亡較大。這一方面是因為我方戰前準備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國軍將領傅作義指揮較為得當。
傅作義是早期的革命黨人,曾堅定不移的追隨孫中山先生,辛亥革命時,他加入革命軍中,隨部隊征討清軍,立下許多戰功。1918年,他從河北的軍校畢業后返回老家從軍,在某炮兵團擔任見習軍官。此后數十年間,他縱橫中原、華北,經歷了數十次大戰,一步步升遷為高級軍官。至1931年,他已是中將軍長,并提調綏遠省一切政務,堪稱一方大吏。
日寇占據東北之后,對華北虎視眈眈,數次出兵試探中國的態度。傅作義對此很是憤怒,遂親率部眾趕往前線抗敵,給予日寇重大殺傷。1936年,日本人通過威逼利誘的方式拉攏他,他斷然拒絕。當他聽聞日寇要扶持蒙古人建立偽政權后,積極進行武裝斗爭,一舉挫敗了敵人的陰謀,有力地保護了我國領土。
抗戰時,他活躍于山西、內蒙一線,與日寇展開殊死搏斗,打出了赫赫威名。除此之外,他還冒險與共產黨人交好,數次到訪過延安,與毛主席、周總理見過面。然而,在抗戰末期,他的態度有所轉變,開始對中共有了戒備之心。
時間來到1945年,日本人已經日薄西山,蔣介石遂急令已是12戰區司令長官的傅作義盡快去接收陜北、內蒙、山西的一些大城市,為日后發動內戰做準備。傅作義當即集結部隊,占據了包括歸綏在內的諸多戰略要地,這引起了我方的強烈不滿,國民黨根本就是想獨吞抗戰勝利的果實!
黨中央先是與傅作義交涉,在未取得滿意結果的情況下,遂令賀老總與聶老總率領十幾個旅的部隊向歸綏等城市發動進攻,誓要給反動派一點顏色看看。起初,我方的攻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占據了好幾座小城市。傅作義見狀,馬上收縮兵力到歸綏等大城市,堅守不出,我方缺乏攻城的重武器,因此遲遲無法突破敵人的防線。
賀老總、聶老總在評估了戰局之后,決定將攻擊方向轉調到包頭。萬萬沒想到,包頭的守軍數量遠遠超出了預期,我方又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應戰的,因此再遭挫折,鏖戰許久也未能占據包頭。傅作義見解放軍受挫,馬上命令包頭的守軍由守轉攻,在局部打小規模的防守反擊,給我方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很快,天氣轉涼,入冬時節到了,我軍缺乏冬裝補給,戰士們受寒凍所累,戰斗意志稍有下降。更要命的是,賀老總還偏偏患上了重感冒,頭腦昏沉,無法再指揮部隊。黨中央意識到,繼續打下去毫無意義,于是下令撤軍。傅作義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但這并不意味著他笑到了最后,1948年底,數十萬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他自感無力抵抗,也為了保護古都北平,于是宣布和平起義,投入共產主義陣營。
客觀來說,傅作義將軍對于民族是有貢獻的,他是一位愛國者,在日寇入侵的時候,他奮起反抗,保護了大片國土。解放戰爭末期,為避免古城北平遭受戰火荼毒,他毅然決定和平起義。建國后,他在新中國水利部門工作數年,為國家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這些功績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