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軍事
历史故事
明星
娛樂明星
设计
装修
全部
    
解放戰爭:一野全軍南下,胡宗南如何破局?留一軍:加封警備司令
2022/12/05

1949年,3月。

如果以隴海鐵路為分界線,北方戰場僅剩 山西太原城、大同城,綏遠歸綏城,陜西榆林城陜西關中以及大西北

看上去很多,真正解決的時候卻相對輕松。

長江北岸的解放軍飲馬長江,已經在為南下做準備。

胡宗南也開始考慮自己未來的出路。

一、胡宗南的小心思

上一階段,因為一野 春季攻勢后的主動撤離,胡宗南不費一兵一卒又重新占領了渭北地區。

至于兵力配置,仍舊還是老辦法。

殘兵和地方部隊頂在前面,其真正具有作戰能力的主力則放在大后方。

沒過多久,胡宗南為了前線安全,又使出了自己自創的「大踏步后退」戰術,放棄 淳化、銅川、耀縣、富平、蒲城各據點,留下了一大片真空地帶,以涇水、渭水為核心,構筑了兩道防線。

前線兵團:三原第30軍第30師;高陵第38軍;西安第17軍 二線兵團:乾縣第65軍;涇陽第90軍 兩翼兵團:永壽第57軍;咸陽第36軍(機動控制乾縣---咸陽防線) 從不打仗的王者兵團:第1軍退守寶雞

胡宗南此時距離撤退就差臨門一腳: 太原城告破。

他在等消息,也在等機會。

他自己也明白,太原城一旦被攻破,華北兵團可立刻西調,到時候他想要撤恐怕沒那麼容易。

因為依目前一野的兵力(9萬多),尚不具備整吞他的能力。他還有17萬的軍隊,如果加上青寧兩馬的14萬軍隊,西北前線戰場還有30多萬大軍。

只要他在關中地區牢牢攥著主力軍這張王牌,退可入漢中,進可再奪西安。

他不能一走了之,也不能干脆留在關中。

二、一野提前動手

4月23日,渡江戰役取得圓滿成功,國民政府統治中心南京解放。

4月24日,在彭德懷和徐向前的聯合指揮下,太原城被攻破。

此時的北方戰場,榆林、大同、歸綏三座城正在做起義工作,均取得了較大進展,毛主席已經下令華北軍區 第18兵團、第19兵團(兩兵團17萬人)馬上進入關中。

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但彭老總動員17萬大軍入陜尚需要時間,西北戰場的局勢卻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變化。

鑒于目前情況,張宗遜給尚在太原的彭德懷去電:

「關于行動問題,召集各軍研究,一致認為在太原攻下,大軍渡江的情況下,胡匪勢必動搖,但也可能不立即南撤。

在敵不南撤的情況下,我于五月國中旬以現兵力舉行一戰役將吃力,且戰后將要休整,如此將影響陜甘戰役的執行。

以目前部隊的情況,故在軍事、政治教育方面需作充分的準備,因此擬于卯宥(4月26日)繼續訓練一個月,若在訓練期間,敵南逃時,則穩步堅決地追殲敵人,否則可在六月初華北兵團入陜前行動。」

這封電報,張宗遜也點出了一野目前的困難: 「兵力不足」。

如果此時還是采用以往 打打退退的戰術,恐怕部隊過度疲勞。等到華北兵團轉運至關中,一野疲憊之敵有可能打不好配合。

所以,他還是選擇了整訓部隊。

可當前的西北形勢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僅僅過了四天后,張宗遜發現胡宗南部隊有大規模向西撤退跡象后,給毛主席、彭德懷寫了一封信。

「蒲城、大荔地區之敵,已于二十六日、二十七日相繼西撤,其第一步似集結西安、三原、臨潼地區,大的撤退尚無所悉。

根據目前情況,我軍行動有兩方案:

第一方案,即向敵迫近,隨時查明敵情,殲敵一部;若敵大退,則進行追擊戰。敵集西安地區不動時,我可繼續整訓,并開展地方工作,給華北兵團準備戰場。

現在是糧食稍有困難,妨礙整訓。

第二方案,是以少數部隊收復無敵地區,積極查明敵情,主力在現地整訓,等待河東新兵與炮補充。

現在是主力離敵過遠,易失殲敵時機,地方工作開展不易。

以上兩方案請考慮,于二十九日電告。」

張宗遜在電報中講了兩點:

第一方案:一野主力全部懟下去,盯死隨時準備撤退的胡宗南。

第二方案:一野派少股部隊南下,占領胡宗南放棄的大片地區,主力仍舊繼續休整。

但當時 張治中作為國民黨政府 和平談判代表團首席代表,選擇留在了北平。因其推行和平方針,又掛著「西北軍政長官公署」(5月被免職),所以毛主席對于進攻西北問題尚有考慮,也希望用和平方式直接解決西北問題,并沒有及時答復張宗遜。

一直到了5月8日,才算正式同意了張宗遜的第二作戰計劃,一野全軍立馬南下。

第1軍進至美原鎮、流曲鎮地區 第2軍進至交斜鎮、羌白鎮地區 第3軍進至荊姚鎮、到賢鎮地區 第4軍進入銅川、耀縣地區 第6軍進至賈曲鎮、龍陽鎮地區

一野各軍在張宗遜的帶領下,暫時停留所占各地,偵察胡宗南大軍的動向。

三、胡宗南二度后撤

5月15日。

胡宗南因為一野主力大規模南下,又得知華北地區有兵團向西轉運,馬上向各軍發出第二次撤退命令。

后翼掩護部隊:第57軍、第30師分別轉進至乾縣,待主力后撤后向寶雞集中 第36軍:南撤至斜谷口駐防,依托秦嶺建立防線;第69軍:撤退至渭南、藍田 主力兵團:第65軍、第38軍、第90軍沿著咸陽---寶雞公路西撤至寶雞地區

5月17日。

在富平的張宗遜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全面追擊西撤的國軍。

一野野戰軍司令部最后討論的答案是: 不等華北兵團入陜,果斷追擊。

此次一野追擊的風險很大,因為馬家軍始終盤踞在關中北部高地,一旦他們從后翼殺出,穿插太深的一野,很可能遇到和西府戰役一樣的處境。

張宗遜在賭,他賭各地撤退的國軍不會進行有效的反擊,他也賭北面的青馬在一野和胡宗南主力大軍交戰前,不會貿然南下突襲。

一野大縱深穿插由此展開。

第1軍向臨平鎮、岐山之間 第2軍向咸陽、武功, 第4軍向禮泉、乾縣、武功 第6軍向西安,分路攻擊前進 第3軍為預備隊

5月18日。

張宗遜給毛主席去電,匯報戰場情況:

「(一)一、二軍昨晚渡涇河,現正向咸陽追擊中,待咸陽得手后,二軍即沿隴海路向寶雞追擊。一、三、四軍向乾(縣)、禮(泉)、鳳翔追擊,并保證二軍翼側,準備打馬。六軍即進西安,并擔任警備任務。

(二)敵正南撤中,西安即將解放,請你及西安軍管會主要干部一、二日內趕來前方,主持進西安工作,其他接收干部亦須從速趕來。」

當天,第4軍相繼占領禮泉、武功、乾縣、監軍鎮。

第1軍搶渡涇河后,經咸陽、武功、扶風以北攻擊前進,進抵岐山、橫水鎮地區。

第3軍進至臨平鎮及其以西地區。

第2軍順利占領咸陽,沿著隴海鐵路成功追到了準備北撤的敵第90軍。第90軍第53師159團邊打邊撤,損失1200多人后脫離了第2軍的追擊,順利撤退到了寶雞。第2軍則尾隨其后,相繼占領興平、武功、扶風、岐山地區。

四、關中拔釘子戶

張宗遜也沒有想到,這胡宗南跑得太快了,當一野各軍穿插包圍的時候,胡宗南早就不見了,僅在 西安地區留下了原來被打殘重組的第17軍(軍長楊德亮)兩個師和地方自衛隊。

胡宗南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 留下堅守的軍官一律提拔封官。

楊德亮這個大怨種,就這樣扛起了時代大梁,維系著胡宗南的最后一點臉面。

當然了,第17軍軍長楊德亮也不是榆木腦袋,那麼多的軍長都提桶跑路(第57軍整個軍還真是提桶跑路),我憑啥給你當炮灰啊?

可胡宗南太了解國軍體系里面的軍人,這玩意兒有軟肋啊!雖然不能找他們兒子作為軟肋,但大多數國軍軍官的尿性就是貪生怕死,寧愿當個地方一把手,也不愿沖到第一線當軍官。

很顯然,胡宗南抓住了楊德亮的軟肋。

那一天,楊德亮被胡宗南升為 西安警備司令,接防西安防務。

楊德亮接防西安后,二話不說利用兌換金圓券的機會開始斂財,環西安圈的市民、商人凡是不配合的,一律串成糖葫蘆游街示眾。

稍有反抗的,直接綁在鐘樓上,活生生餓死。

不僅如此,他還帶著警衛兵親自上街巡邏,凡是議論者、街頭吵架斗嘴者,從未詢問,開槍就殺。

從二月份到五月份的三個月時間里,楊德亮在西安無惡不作,當地人在私底下送了他一個外號:活閻王。

那些年代我們所鄙夷的人,或許就是這個原因。擅權弄事,無視人民。

5月20日。

隨著一野第6軍逼近西安,楊德亮命令部隊炸毀鐵路,僅西安自衛隊守衛西安,留第48師張芝安第144團作為后翼,自己帶著兩個師提前朝著子午口方向開溜。

張芝安抱著「你跑我也跑」的心態,在楊德亮南撤不久后立馬尾隨撤離。

5月22日,西安因為楊德亮的閃電撤退,第6軍成功進入了西安。

在西面, 第1軍、第2軍、第4軍分別從岐山、武功、麟游地區追擊,雖沒有追到胡宗南的主力,但卻成功在鳳翔以北的亢家莊堵住了第57軍、第30軍(僅下轄第30師)兩個軍。

這兩個護衛國軍主力的后翼軍,為了避免被我軍穿插圍堵,準備從乾縣繞行至永壽,然后沿著公路南下撤離。

第57軍為一支青年軍,大多為四川籍青年,實際兵力僅有5000多人。

該軍在轉進過程中,在軍長徐汝城的指揮下,一路搶劫,行李、財物、輜重比軍隊都多。在永壽稍微遇到我軍地方部隊襲擾,便在第30師的掩護下倉皇潰逃。

第57軍一路逃,一路扔東西。

第30師則一路掩護,一路收容行李、財物。

兩隊友磨磨唧唧如此行軍,最終被我第1軍、第2軍、第4軍的迅速穿插,堵在了亢家莊地區,8000多人被殲滅,第30師師長王敬鑫被俘,第57軍殘部僥幸逃亡寶雞。

至此,鏖戰三年之久的一野,終于拿下了胡宗南的大本營西安。

很快,彭老總攜帶兩大兵團入關,一野即將迎來解放戰爭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

---扶眉戰役。


昆陽之戰:綠林軍以區區2萬之眾擊敗了王莽42大軍,歷史最傳奇的一戰,其實失敗者的戰略并沒錯
2023/06/02
鄱陽湖大戰:朱元璋一戰定乾坤,擒殺梟雄陳友諒!
2023/06/02
陘城之戰:是戰國被忽略的一場戰役,最終引發了長平之戰!
2023/06/02
「明清松錦大戰」文臣作死掐滅明朝的希望,洪承疇也淪為貳臣之首,文人誤國比武人更甚
2023/06/02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王振挾持,以五十萬大軍親征蒙古瓦剌部
2023/06/02
西周后期「國人暴動」,導致國王流亡十四年,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2023/06/02
鄢陵之戰:一場風度翩翩的戰爭,卻耗盡了晉楚的戰爭動力!
2023/06/01
鞍之戰:有禮有節的生死戰,讓你知道春秋時期的貴族是怎麼打仗的嗎?
2023/06/01
伊闕之戰:戰神白起有多厲害?韓魏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2023/06/01
漢朝戰爭:白登山之圍,劉邦攻打韓王信,30萬大軍被困白登山
2023/06/01